最高2000万补贴!前海冲刺人工智能新赛道(附深圳Al产业地图)

广告 X

原标题:最高2000万补贴!前海冲刺人工智能新赛道(附深圳Al产业地图)

2023年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24年第一个工作日,前海管理局以2024年“一号文件”印发出台《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关于支持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

最高2000万补贴!前海冲刺人工智能新赛道(附深圳Al产业地图)

来源:深圳前海

1月3日,位于前海信息枢纽大厦的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正式启用。

据介绍,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项目一期总投资4.66亿元,是珠三角当前投资运营规模最大、算力最高的智能计算中心。

建设智能算力平台最高可获2000万支持

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若干措施》共推出16条具体支持措施。从房租补贴、所得税优惠、成长奖励、投融资扶持等方面,为优质人工智能企业落户集聚提供全方位政策扶持和资源保障。

最高2000万补贴!前海冲刺人工智能新赛道(附深圳Al产业地图)

来源:前海管理局

在完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方面

前海支持世界500强、国家级创新载体牵头建设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最高奖励500万元支持;人工智能企业落户前海人工智能集聚区,每年最高补贴300万元房租;

国家级人工智能行业组织落户前海,奖励50万元。

在强化人工智能关键要素供给方面

算力上,支持智能算力中心和算力调度平台建设,单个平台最高可支持2000万元;算法上,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开展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等领域的科研攻关,单个项目最高可支持500万元;

数据上,推动在深港跨境数据流通和交易上先行先试,积极引进数据服务企业,促进数据价值释放。

在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方面

前海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公开发布的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可获100万元奖励;经评定为前海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的,最高可获200万元支持;前海企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试点,最高可获1000万元支持;开展低空智能交通试点并开设eVTOL商业航线,最高奖励200万元。

最高2000万补贴!前海冲刺人工智能新赛道(附深圳Al产业地图)

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 | 图源 深圳电信工程公司

近年来,前海聚焦通用大模型、内容生成、算力芯片、智能网联汽车等细分领域,布局行业大模型、智能体、机器人等新赛道,已引育商汤科技、思谋科技、小马智行、粤十科技、影石创新等一批优质人工智能企业。

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前海合作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65.5%,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深圳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速。

《2023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显示,近年来深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不断增长。2022年,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2488亿元,同比增长32.10%。

截至2022年底,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达到了1920家,产业综合实力居全国前三。集聚了以华为、腾讯、平安集团、中兴等人工智能综合型领军型企业,和以云天励飞、晶泰科技、优必选、大疆等为代表的独角兽企业。

深圳目前建设了罗湖、盐田、龙华、坪山、光明等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以及深圳高新区深圳湾片区和南山园区、深汕湾机器人小镇等产业集群。

初步形成了“总部基地+研发孵化+高端制造”的“一轴两廊多节点”的空间格局。

来源:南方圆桌派

2022年,国内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深圳人工智能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

2023 年 5 月,深圳市又出台了《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 — 2024 年)》,计划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根据前瞻智慧招商系统的数据,中国目前共有58家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其中深圳拥有三家。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是广东省、深圳市重大项目,深圳“十二五”规划建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之一。

深圳湾科技以商汤科技、云天励飞、微众银行、联发科、达阀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为龙头,以园区众多的优质中小企业为配套,致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金地威新软件科技园

金地威新软件科技园定位为高新产业研发办公,以人工智能、芯片、5G通讯为主导产业,世界500强及上市公司的租赁面积超过70%。

最高2000万补贴!前海冲刺人工智能新赛道(附深圳Al产业地图)

来源:深圳特区报

金地威新软件科技园集结了诸如迅雷、地平线、英伟达、西部数据、英特尔等AI产业头部企业的聚集落地。

南山智园

南山智园采用“一楼一园区”产业定位,园区目前入驻企业86家,先后涌现出深信服、维谛技术、锐明技术、北鼎股份、道通科技、雷赛智能等一批上市公司,也有十几家企业在IPO进程中,超过50家的专精特新企业。

2021年,南山开启“10公里产业带”行动,让高端制造企业将创新链、产业链布局在北部10公里范围内,形成空间聚合优势。南山智园与留仙洞总基、红花岭工业南区、百旺信工业园一起,成为这条产业带上的重要节点。

【内容来源】深圳商报、前瞻研究院等

【撰文】邱永宽

【通讯员】许红豆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版权声明
法律援</div>        </div>
    </div>
        <div cla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