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在一个AI急剧发展的时刻,现在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教授的很可能都是过时的。
以前有多少经验套路,现在都被神经网络碾压了。
如果你按照寻常路线本科、硕士、博士一路读下来,你恐怕刚出炉就是落伍的。
01 项目思维胜于课程思维
就算没有这波AI大潮,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改改,AI只是让问题变得更显眼而已。
就拿编程来说,从大学教育到民间课外辅导班,最突出的问题不是该不该学编程,而是你那是在学编程还是在学“编程课”。
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把编程当作了一门课程,弄出若干“知识点”,死记硬背一大堆,最后你让它写个程序,它只会最平庸的东西。
学编程必须从课程思维转向「项目思维」。
不要问你学的是哪门语言、
你掌握多少知识点、你考试考多少分,要问你会做什么,你做过哪几个项目。
02不要问学没学过,要问做没做出来过
无论是使用C++、Python,还是依赖ChatGPT,重要的是完成有趣的项目。
这才能培养成就感和控制能力,使人与机器的关系更为独特。
你跟机器的关系会和老百姓跟机器的关系截然不同。你不会畏惧AI。
要不要“学”编程,那不重要,要不要编程,那才是重要的。
自然语言编程也是编程,而只要是编程都会塑造性格。
其他学科也是如此,将学问视作“本领”才是真正的实力。
如果你把学问当成一门“课”,那都是下乘;把学问当成本领才是真功夫。
有积极主动性的人根本不会问这该不该学那该不该学—,他们总是在别人还在犹豫的时候已经学完了。
不要问学没学过什么东西,要问“做没做出来过”什么东西。
哪怕用乐积木成功搭建过模型,也是做出东西来了,也比纸上谈兵强。
世界上哪有“不该学”的东西,只要你喜欢一个领域又觉得自己在这个领域很愚笨,又想在其中做事,你就得学。
GPT只会帮你学得更快更好,而不是让你不学。
03 要尽快前往事情正在发生的地方,参与进去
要尽快投入实践,积极参与正在发生的事情。
如果选择的是AI专业,可以会用最低的努力把考试对付过去;
但会通过下载开源模型、开发个人项目、参与科研,甚至利用AI工具开发实用小工具等方式,亲身涉足实践,掌握第一手经验。
同时,要每天都看看论文预印本服务器,随时了解新出的 AI 相关论文。事实上很多 AI 领域论文都非常容易读,掌握其中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法;
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只是老老实实过日子而已,只有极少数人能赶上浪潮。
赶上了,就千万别错过。
推荐阅读——
AI已来,我们的孩子还有必要学编程吗?
你拍的照片没他画的好?
AI已来,我们的孩子还有必要学编程吗?
2024,人和AI,到底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