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影响

广告 X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正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其中包括艺术领域。这种交融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工具,也深刻地改变了艺术的创作过程和观众的体验。

在创意过程中,人工智能通过其强大的算法和深度学习技术为艺术家们提供了独特的创作灵感。艺术家们可以利用这些工具生成出令人惊艳的艺术作品,同时挑战了传统艺术创作的方式。这种创意的多样性使得艺术的未来充满了更为广阔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人工智能还在艺术表现上带来了全新的创新。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艺术品的创作趋势得以分析,艺术市场的走向也变得更加可预测。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艺术体验,使他们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

观众的互动与参与也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发生了变革。智能导览系统和虚拟助手等技术让观众能够以更个性化的方式与艺术品互动。这种互动不仅仅是单向的,观众的反馈和参与成为了艺术创作的一部分,拓展了艺术的边界。

然而,这种交融也带来了一些挑战。艺术家们可能面临着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以及与人工智能产生的作品归属权等伦理问题。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在技术与艺术之间取得平衡。

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影响是一个双刃剑,既带来了无限的创新,也带来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然而,正是这种奇妙的交融,为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艺术未来。”

上面这段文字是Chat GPT写的。

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影响

嗯,它还给起了一个题目:人工智能与艺术的奇妙交融。我不知道大家看这段文字有什么感觉。我的感觉是很像一篇政府工作报告,观点都是正确的废话,也没有什么特别独特的见解,都是当下的流行观点堆砌,遣词造句也没有什么个性,简单的说就是:没人味儿。也很像那些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无人阅读的论文,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发表者可以拿去评职称,以及成为后来写论文的引用材料,成为论文网站的赚钱工具。发展一下屎上雕花的概念就是:屎上堆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chatgpt的出现是写论文的人的福音,堆屎效率大大提高了。

当然我不是说人工智能毫无价值,他提出的观点应该说都是对的,未来的艺术大概率会出现这些趋势,甚至已经出现了。他提出需要思考的创作归属权的伦理问题以及对技术依赖的问题,也的确是艺术家将要面对的问题。

人工智能从下围棋战胜所有人类选手开始就一直是热门话题,去年chat GPT的发布更是引发了人工智能的热潮,而且像Midjurney,Stable Diffusion,Pika这些图形AI已经进入应用层面。

我们看看描述这些AI应用出现最多的词汇是什么:一键生成,几秒搞定,秒杀…。好像一种魔法药水,滴上一滴就变出你想要的东西来。但这都是在短视频的演示片段中看到的魔法,当你真的用这些AI做一些你想要的东西时,你发现现实和理想的距离很远。

你以为是这样的

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影响

但他给你的是这样的

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影响

当然了,对于要求弹性很大的用户,这样也挺好。

另外一个就是现在AI生成的图片基本都有一个还蛮统一的风格。塑料感十足,很未来。

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影响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影响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影响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影响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影响

不管是什么题材都是这种被抛光打磨过的质感,就像开了塑料美颜功能一样。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用AI做出一张符合自己想法的图片出来。有人会说你训练的时间不够,投喂给AI的数据还不够多,只要你花足够的时间和资料训练就可以达到你想要的效果。那么你的工作方式就跟训练AI的标注民工一样,不断重复的投喂图片给AI,经过了也许几周也许几个月的训练,AI可以输出你需要的效果了,你可以生成很多你想要的图。然后你面临一个潜在的创作归属权的问题,某一天你突然收到AI公司的律师函,告知你在AI平台上创作的作品版权属于AI公司,或者你需要给AI公司分成,就像unity做的那样。

当然这些问题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随着AI的迭代升级都可以解决。你真的可以用AI帮你生成你想要的任何效果。然后呢?你就可以一键生成无数作品?一天可以创作上千件作品?之前说到的那些一秒生成的关键词都是指向一个目的:效率。这是商业运行的核心要素,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器设备出现提高了效率,无论是纺织机还是蒸汽火车,都是更快了。在当时人乐观的想象中憧憬着未来的人可以用这些更高效的方式很快的干完工作,然后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但是,最后结果并不是这样的,效率的确提高了,但是自由的时间没有变得更多,而是更少了。效率提高后,竞争更激烈了,所有人都得更努力的跟上机器的速度和节奏,福特发明了生产流水线,生产速度更快了,效率更高了。当互联网通信的出现,这样的憧憬又出现了一次,人可以随时随地的在线和人沟通,然后人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时间变成了24小时随时待命。想象中的更多休闲时间变成了老板半夜三更随时发来的消息和咆哮。

嗯,有点跑题了。AI的底层逻辑依然是延续了这个效率的逻辑,AI的宣传视频里强调的都是它可以一键搞定以前花很多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我以前说过:艺术是效率的敌人,或者说效率是艺术的敌人。我很难想象我以后的创作方式是一键生成的,那样的创作对我而言索然无味,甚至是毫无意义。对于艺术家来说最有意思的部分是创作的过程,艺术品的价值也在于它是艺术家的一段生命的经验,从思考酝酿到动手和反复斟酌,也有不可复制的契机之下的一气呵成,或者痛苦的挣扎,或者难以抉择的两难….最后呈现的效果只是那个过程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个过程,艺术对我来说可能就没有意义了。另外,这个过程由AI那强大算力一秒生成出来,创作版权到底是艺术家还是AI的还真不好说了。

艺术家会不会被AI取代?这要看你怎么定义艺术。如果艺术仅仅是一些图像,那么AI可以制造出各种风格各种样式的图像,你完全可以把这些图像看作是艺术品。但是如果说艺术品是人的精神结晶,也就是说艺术家必须是人。艺术要有一个主体,正如贡布里希说的:“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 那么AI自动生成的图像还是艺术品吗?也许在未来这是一个杞人忧天的问题,在数字的世界里,观看者和被观看者都是一堆数据和算法运行的结果。已经不需要人的存在了。

AI在未来对于创作者意味着什么,可能还有很多未知的情况,我想绝非仅仅是由Chat GPT写的那样美妙,AI带来的最大的伦理问题恐怕还不是创作归属权的问题,而是真伪的问题!

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影响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影响

现在已经出现了用AI进行诈骗的新闻,AI可以用一张图片生成虚拟人视频,可以根据一段声音生成模仿真人的声音,以后我们很难分辨在智能手机上跟你对话的是真人还是一个虚拟人。这才是未来社会需要面对的最大的伦理问题。

现代的旅行和古代的旅行最大的区别就是,省去了中间的过程和时间,效率大大提高,从一个点进入一个封闭的空间然后到另一个点从里面出来,中间的过程就像《小王子》里描述的火车里的旅客,他们什么也不干,也不看外面,只是打哈欠睡觉或者无聊的发呆,不过现在无聊发呆的机会也没有了,因为他们都在看手机。

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影响

现在坐飞机一天就飞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的人不可能写出《马可波罗游记》,也不可能写出《大唐西域记》,因为现在的出行方式没有路途这个过程,也就没有沿途的风景和奇闻异事以及那步步丈量的生命长度延展出来的生命意义。因此现在骑行成了一种壮举和奢侈的行为。效率让我们的生命密度越来越紧实,只是那个密度更多是单调重复的工作。

从目前的趋势看来,AI对未来的我们是无法避免的宿命,我们的选项只有:跟上AI的步伐或者被抛弃。以后不会使用AI工具的人可能就像现在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一样,出门都很困难。这就不仅仅是艺术的问题,而是更大的问题了。​当然这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当超级通用人工智能出现时会不会把人类当作多余的累赘处理掉,成为人类的终结者。

人工智能对艺术的影响

© 版权声明
法律援</div>        </div>
    </div>
        <div cla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