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投FM」vol.02《熊市来了吗》
本期BGM ▼
欢迎来到聪投FM,一个走心的投资客树洞,
来到这里的都是好朋友。
每期我们将设定一到几个泛投资话题,
连线一些普通用户、专业投资人、以及打破次元壁的彩蛋嘉宾。
跟以往的专业投资内容不同,这一次我们只想关注你的投资心情、投资故事。
希望这个全新的栏目,能够成为你找到共鸣、收获陪伴的小宇宙。
刚过去的一周,肉体上被奥密克戎病毒围追堵截,心理上被股市四面包抄。3月15日那天,上证指数跌了4.95%,两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有位朋友给我们晒了她的投资收益,累计跌幅已经超过50%了:
突然就有些熟悉的“熊市滋味”涌上心头。
今天的聪投FM,故事也很多,我们就先从一些“熊市记忆”开启:
真实而深刻的“熊市记忆”
@姜诚 | 中泰资管 基金经理
不知道如何准确定义熊市,但不管如何定义,我都经历了2006年以来的所有熊市。
以研究员身份经历熊市时,基本上在看热闹。以基金经理身份经历熊市时,基本套路是熊市前半段泰然处之(因为牛市中逐渐降低了仓位),后半段随着可买的股票越来越多而在左侧越跌越买。
之前也有同事来问我,这样跌下去会不会回到2015年的股灾?但其实面对当下的情况,我想到的不是2015年的股灾,而是2020年的疫情。
和2020年一样,赶上疫情高发,不同的是这次加上了俄乌冲突;一样都有恐慌作祟,不同的是引起恐慌的理由。
关注不同点的人,更愿意相信“这次不一样”。的确,外资在“一键卖出”式清仓,但内资也有更强的买入冲动。
关注相同点的人,更愿意相信好的一面。两次下跌都始于一个相对低点,而不是泡沫化高点;上一次从3100跌到2600,这一次从3700跌到3100,都是从一个相对比较低的估值状态,跌到一个更加低甚至低到令人发指的状态。
关注短期趋势的人,更喜欢搜集解释市场下跌的证据,纠结于要不要止损。
关注长期价值的人,更喜欢对市场进行应对而非预测,采用一种越跌越买的被动操作。这也是我在做的事。
投资中真正重要的问题,不是那些看起来重要实际上却完全搞不清楚、不明觉厉的问题,比如各种宏观政治因素导致的短期涨跌,而是那些为数不多的、我们能搞清楚、又对决策有帮助的判断——比如跌下来之后,多数股票的风险报酬比是提升的。
控制好情绪,以长期价值为锚,应对市场而非预测市场。无招胜有招,不择时胜过择时。
“熊市记忆”带来的启发与感悟
@Yifeng | 土建工程师
现在我基本就是躺平,因为满仓了。比较幸运的是,跌的最多的也就一成仓位,其他的仓位像光伏呀、某种矿产还好,还有利润垫。
我最深的一个感悟就是,投资,吃三碗面,资金面,情绪面,基本面。其实基本面研究是基础,打好基本面的基础,即使现在这种吃面行情,也能做到心中无惧。
@田瑀 | 中泰资管基金经理
悲观情绪最终会在什么时候结束宣泄其实难以捉摸。由于情绪化本身会带来不理智的交易行为,避免自己成为情绪裹挟下的小羊,是负面清单上很重要的内容。往往这个时候是逆向而行的恰当时点,不妨对自己和他人都宽容些。
不要试图寻找下跌的拐点,这并不能帮助你获得更好的回报,但却可以充分地折磨你的内心,回归投资的本质,才能做到淡定从容。
当风险事件冲击来临的时候,就是反复回顾对于公司中长期经营的影响是什么,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是什么?这些工作都是基于之前深度仔细的研究以及充分的情景假设。
其实和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平时的风险冲击更多的是影响个别行业个别公司,熊市可能是影响范围更广的风险来了而已。
精耕细作+耐心等待,春天会来的
@janepat | 自由职业者
经历过几次熊市,当时没有减仓,也没有割肉,该定投的继续定投,该持有的,还是持有。尽量不让自己去看每日的涨跌情况,多补充能量,多多心理按摩。
也曾经有绝望的情绪,但想到投资不能以一时的得失来计算,还是选择了坚持。现在想想,特别感谢自己当时的等待。
做了这么多年投资了,我发现投资其实是一条很孤独的路,很多时候,只能追求模糊的正确,方向对了,哪怕等待,一旦来了,会发现,其实是值得的。大仲马说过,等待是需要智慧的。不仅是人生,投资也是如此。
@李蓉 | 嘉实财富 资深理财师,
塔拉庄园财富规划主理人
我一直觉得,不同的家庭资产情况,需要树立不同的投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理财策略。举个例子,比如家庭资产在300万以下的,可以考虑all in权益,不需要做什么细致的配置,因为权益资产将是未来十年收益最高的资产。
中间会有大风大浪,你就是得扛过去,不要计较中间的过程。
如果家庭资产在300万以上的,可以考虑用资产配置把组合的波动降低,增加收益来源,提高理财的幸福感。
这几个月的极端行情,给很多初涉理财的投资人敲响了警钟。
很多人做投资是狩猎的思维,认为看到机会就搏一把,这种方式我认为是不太适合家庭理财的。所谓的看到机会,多数是一种预测,短期的市场其实是很难预测的,猜对了只能说是运气,而运气的钱没有持续性。
我一直在执行的家庭理财方法,是一种耕田的思维,是要细水长流,把规定的动作做好,该做的配置做好,收益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资产配置,虽然短期看可能会慢,收益没那么吸引,但却是让我们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中得以生存和不需要花太多心思打理的简单方法。
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保持纪律性。投资中,有时慢就是快,少就是多。
做好更多的准备 @巴菲特 | 跨服连线
经济上和心理上,都要做好下跌50%甚至更多的准备,能够适应这种波动,才适合入市:
「说在最后」
投资跟生活一样,既然难以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那就专注在当下能够把握的事情上吧~
这次“倒春寒”来得有点汹涌,希望这次过后,我们都能拥抱明媚的春天。
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可以来聪投FM看一看,漫漫投资路,总有一些同行者。
– 本期互动 –
听了上面几位听众的故事,
你有哪些独家的「熊市记忆」?
应对当前的市场,你打算怎么做?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愿意聆听你的故事。
截至3月26日上午10点,点赞前3名可获得赠书:
瑞·达利欧新作:《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
-下期预告-
话题:好像周围的人都赚到钱了,我怎么办?
扫描二维码,参与故事分享
喜欢文章,顺手“三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