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了解稳定币|数字货币战争-下集

广告 X

什么是稳定币?

什么是稳定币?它到底是货币,还是支付工具?为什么要创造它?它是新货币世界霸权吗?为什么特朗普都站出来支持它?如何把握稳定币的投资机遇?为什么香港也要推行稳定币?大国是不是在悄悄发动数字货币战争?

轻松了解稳定币|数字货币战争-下集

写了一大堆的问题,今天这篇保证烧脑,而且是有史以来我写的最长的一篇。写的我CPU都冒烟了。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稳定币?

从前有一座小岛,岛政府铸造了一种货币,叫岛币。规定岛上买东西,只能用岛币。有一天,岛上开了一个巨大的赌场,这个赌场很新潮,里面的游戏五花八门:有以太坊、比特币、狗狗币、SOL等等,各种花里胡哨的玩法,让人眼花缭乱,当然价格也暴涨暴跌,非常不稳定。

赌场老板觉得岛币兑换麻烦,就自己印了一批电子加密筹码,用于内部结算,并且承诺:”一枚筹码永远等值一枚岛币,1:1随时可兑”但走出赌场,筹码并不能买烟,也不能买糖。

随着时间的发展,赌徒觉得筹码使用很方便,可以24小时转账,且几乎没有手续费成本,他们之间开始用筹码互相结算,特别是那些手上有”灰色收入”的人。他们发现,赌场筹码不像岛币那样受监管,没有实名登记,没有转账记录,来无影、去无踪。不经过银行,不用排队,更不用纳税。很快,不只是赌徒,军火中介用它跨境结算,毒贩用它收款,洗钱集团用它转移资金,甚至某些小生意人都开始用它。

赌场老板一开始只是想”提高效率”,但慢慢地,他发明的筹码,竟成了整个岛上增长最快、流通最广、使用最频繁的非官方货币。这个加密筹码——就是稳定币。被称为通往数字世界的货币,本质上跟去澳门玩一样,换好筹码才能玩游戏。

稳定币合法吗?

那么问题来了:它合法吗?从一开始,岛上的政府就明确表示:”这不是法定货币,不允许作为支付手段,更不能在银行系统中流通。”态度很坚决。为什么这么坚决呢?如果把国家比喻成公司,它跟公司一样需要盈利才能维持运转,它要发工资、搞基建、养军队、提供公共服务等。那它靠什么”盈利”?答案是:税收。

轻松了解稳定币|数字货币战争-下集

现代国家的财政系统,本质上是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

• 唯一合法的货币发行权 —— 只有政府能印钱• 银行体系的实名流通 —— 所有的钱都要走”账面”,国家才看得见• 强制的征税机制 —— 一旦你有收入、有交易,就必须向岛政府交一份”税”

那么,假设有一个叫侯亮亮的超市老板,他贴出了一个稳定币的收款码,顾客扫码付款,一年下来,营收500万。请问:这500万,需要缴纳什么税?税务局知道吗?银行知道吗?他们都不知道。因为这笔钱没有经过银行系统,没有生成发票,没有走过任何”账面”,更没有纳入申报流程。结果就是:国家收不到一分钱的税,而侯亮亮的钱,全都”干干净净”地进了自己的钱包——一个链上地址。

这就是问题的根本。加密货币之所以让世界上各个国家紧张,因为它绕开了国家的货币征税系统。它不只是一个支付工具,它是一套”另起炉灶”的金融系统。这玩意儿动了国家最根本的命根子——税收主权。

它不需要国家背书,自己就能运行;

它不依赖银行体系,却能全球转账;

它不生成凭证,却能完成结算;

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吞掉整个经济的”财政基底”。

特朗普为什么力挺稳定币?

那问题来了:特朗普为什么却要力挺稳定币?难道它不怕会少很多税收吗?按传统理论认为稳定币确实存在”漏税”的机会,但如果按现代货币理论,税收压根就不是”政府养活自己的收入”,它的作用:

第一,创造对本币的需求(必须纳税,货币才有价值);第二,抑制通胀(把花不完的钱收回去);第三,调节财富分配(让富人多交,底层能喘气)。

所以特朗普不怕收不上税,他怕的,是美元循环体系断裂,没人要美元,美债没人接,那信用体系塌了,才是大问题。

美元保卫战

所以其实他在打美元保卫战。怎么解释呢?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黄金退场,世界进入了”信用货币时代”。美元不再锚定黄金,靠什么维持其全球主导地位?聪明的你会说——靠石油啊,美国靠”石油美元”维系霸权。但这其实只是表面。真正支撑美元霸权的,是一个分层结构的金融帝国。一方面是美国的综合实力,军事、科技等,这个我们不再赘述。但另外2个我们需要重点聊一下。

轻松了解稳定币|数字货币战争-下集

从石油到中国制造

在2000年之前,美元的底层信用,确实是锚定石油和天然气这类”刚需资源”。全球要买油,就要美元。但2000年后,中国加入WTO,正式成为”世界工厂”。从T恤、电饭煲到手机、汽车零件,世界各地都想要中国制造的商品——而这些商品,大多以美元计价和结算。也就是说:全球想买中国的东西,就得先去准备美元,那不就是推高了美元的需求,成为强势货币了吗?

你是不是好奇,为什么买中国制造要用美元啊?商品交易本身没有天然使用哪种货币的义务,而是”市场习惯+定价体系+结算清算系统”决定了使用美元更方便。这就形成了另一种”美元刚需”但从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开始,局势发生了微妙变化。一些国家开始反思:为什么买中国的东西,还非得准备美元?人民币可不可以?欧元可不可以?也不是不可以啊,都行。

于是,越来越多与中国有紧密贸易往来的国家——比如中亚、非洲、中东地区,开始尝试使用国际人民币直接结算贸易,这催生出一个新的趋势:人民币,正作为”结算货币”进入全球贸易体系,也开始被部分央行纳入外汇储备。虽然目前人民币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例还不到3%,但它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探索”。

日元推动的美元

如果说石油和中国制造提供了美元的实物需求,那么日元则在幕后扮演了一个加杠杆的角色,这听起来有点抽象,我们来讲个真实的故事。日本有一个著名的词:”渡边太太”,指的是一群投资外汇的日本家庭主妇,她们的投资很简单,日本不是长期低利率甚至零利率吗?那你在日本借1000万日元,利息几乎为零,换成约7万美元,买入5%收益率的美国短债,一年收益是3500美元,几乎无风险。这种家庭理财风靡日本,但当越来越多的”渡边太太”这么做,甚至被金融机构放大操作时,就变成了一个系统性的套利通道:借日元、换美元、流入全球市场——这条路径把更多美元”注入”世界,推高了美元的全球流动性和美元资产的价格。但这种机制也极其脆弱:比如日本央行在2024年结束了长达17年的负利率政策,并将长期国债收益率目标上调至1%以上,”渡边太太”就会收手,套息交易终止;全球美元流动性开始紧缩。

轻松了解稳定币|数字货币战争-下集

这对美元意味着什么?美元购买需求减弱,全球美元流动性收缩。美债首当其冲、推升美债收益率,然后加剧美国政府的融资成本。翻译成朴素的语言就是:美国原本靠”日本的钱”撑着债台高筑的生活——日本人借着低息,拿日元换美元,大量买进美国国债,相当于美国政府的”长期金主”。但如果日本开始加息了,大家觉得借钱不划算了,反手就会把手里的美元资产卖掉、换回日元去还债。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国债。日本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买家,一旦日本大规模抛售,就等于:金主撤资,美国借钱越来越贵,政府融资成本直线上升,相当于美国政府突然”没钱花”了,还要多付利息,压力山大。你说特朗普急不急?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急需救命稻草。但他心里也清楚——关税战根本不是救命稻草,那只是为了选票的表演。真想救美元,必须找一个新金主,续命美元信用。答案是:支付稳定币。注意了,它叫支付稳定币。

这是《天才法案》的部分源文件,你看这个词是payment stablecoin,不是单独的叫stablecoin 。

什么意思呢?如果稳定币只是币圈用来炒币的”数字筹码”。让它们在赌场里转来转去,体量大不了多少,也不过是”赌场内部的积分游戏”对美元体系毫无价值。可如果这些筹码,可以走出赌场、进入现实生活呢?你能用它买咖啡、付工资、跨境购物、支付国际贸易……这就不一样了。那意味着:美国发行的不再是美元本身,而是”美元的影子分身”——一种全球可用的新型支付工具。

为什么要这么做?你看《天才法案》主要是干了一件关键的事:

1. 支付稳定币必须绑定美元或者美债,至少60%的储备必须买美国国债。2. 只允许”用于日常支付”,不能被拿去做高风险金融操作。

换句话说,它在打造一个看似去中心化、实则牢牢锚定美元信用的新体系。”美元2.0″来了,发的每一枚稳定币,必须用美元或美债做抵押。这就像什么?就像美国发明了一种”民间发钞权”——但钞票上的墨水、纸张、模板,全都来自美国财政部。而且,只允许你干一件事:拿这些”新美元”,去消费、去结算、去支付,但不能拿去炒楼炒股搞风投——也就是说,只能拿去”用”,不能拿去”赌”。这才是支付稳定币和其他加密币的本质区别,消费者每花一笔,它背后就有一笔美债被买下,美元的信用就被续一次命。这算盘打的是叮当响的。那么下一步是什么?是让这颗”种子”在全世界发芽:东南亚的跨境电商,用它结算;拉美的支付系统,用它转账;中东的劳工汇款,用它打钱回家;这才是特朗普阵营力挺”支付稳定币”的终极算盘,但就这么让它顺风顺水、一家独大吗?香港立马说:不好意思,我们也来一套。香港对稳定币立法,

不声不响地,在稳定币这场全球金融新战争里,插上了自己的旗帜。要抢占锚点定义权和交易清结算权。你只能锚美元?我可以锚港币、美元或者欧元,甚至黄金;你只允许”用于日常支付”?我的应用场景更丰富,跨境支付、日常消费、投资避险、供应链金融、留学汇款等多元领域;你要的是”美元影子”的全球扩张,我要的是”多锚点共存”的支付主权。别忘了,港币本身就是一种”稳定币”——港币的发行本身是锚定美元、联系汇率制度,这一次,香港的操作更像是一场”金融版围魏救赵”:表面上,它是配合全球趋势推动稳定币监管,实则是在侧面打美元霸权,想象一下,当港版稳定币逐步成熟并广泛应用——那么假如在东南亚跨境电商平台上,用的是锚港币的稳定币;假如在”一带一路”沿线工程项目中,用的是锚人民币的稳定币;假如在中东贸易清算中,锚黄金的稳定币成为避险资产。这一切,绕开了SWIFT,不走美元计价了——而是建立在”本币锚定+资产共识”的新秩序之上。

本质上,是 “美元稳定币 vs 去美元稳定币”,是加密货币权力的新版图之争。但问题也来了——稳定币真的能成为未来世界的主流货币吗?我认为不一定。原因很简单,也很致命——稳定币,它不生息。

人类金融体系发展几千年,最底层的动力只有四个字:利息机制。从最早的农作物交换,到金银本位制,再到现代货币体系和资本市场,人类对”钱”的最大共识,从来不是它能不能花,而是:能不能生息。;你愿意买债券、股票,是因为它能带来回报;你哪怕存银行、买余额宝,也是希望它”能生出点什么”。这就是金融的本质:把今天的钱,变成明天更多的钱。正是”钱生钱”的能力,让货币不只是交易媒介,更是资产载体。

可稳定币呢?稳定币的设计目标是”稳定”而不是”增值”,这意味着:你持有它一天,它不涨;你持有它一年,它也不涨;在通胀环境中,它甚至”慢性缩水”。

稳定币可以拿来支付,但无法”生钱”。在低利率环境下,这或许不是问题;但一旦进入加息周期、或资产荒时代——人们自然会抛弃”不生息”的资产,没有回报,谁愿意长期持有?一旦人类没有兴趣长期持有,那么这个货币媒介也就做不大、做不长。因为这是背离了整个人类金融体系进化方向。所以我认为等特朗普下台后,这稳定币的声音也不会那么大了。当然它的使命,也许不是成为”主货币”,而是在交易中多一种选择。

当然眼下的投资还是有机会的,可以密切关注哪些企业将拿到香港稳定币的牌照。

© 版权声明
法律援</div>        </div>
    </div>
        <div cla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