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金证券第5小时)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与跨境支付需求的激增,稳定币作为虚拟资产领域的关键媒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金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舒思勤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已突破2600亿美元,并以USDT与USDC为主导,占据了超过85%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格局高度集中。
01
稳定币:加密市场的“避风港”与交易核心
稳定币凭借其价值稳定特性,在波动剧烈的加密货币市场中扮演着“避风港”的角色。舒思勤指出,稳定币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价值存储和加密资产交易的核心工具,还通过低交易成本、高效结算及全球可访问性等优势,迅速渗透至跨境支付、去中心化金融(DeFi)及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等多个领域。
“稳定币已成为虚拟资产交易中的一般等价物,其价值稳定性使其成为市场中的关键媒介。”舒思勤表示,“据BCG估算,2024年约88%的稳定币交易量用于中心化交易所(CEX)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之间的套利及流动性路由,显示出其在交易中的核心地位。”
在传统跨境支付体系面临成本高企、效率低下等挑战的背景下,稳定币凭借其去中心化、低成本及高效结算的特性,正逐步改变跨境支付的游戏规则。舒思勤分析指出,稳定币交易成本基本低于1%,结算时间支持7×24小时全天候实时完成,远优于传统银行体系下的跨境支付方式。
“BVNK预测,未来五年稳定币占全球跨境支付额的比重将从2024年的3%上升至20%,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0万亿美元量级。”舒思勤进一步说明,“这一趋势不仅为稳定币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增长潜力,也为跨境支付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02
香港监管先行:率先稳定定币合规化
5月30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标志着亚洲首部专门针对稳定币的监管立法落地。该条例通过建立涵盖牌照管理、全额储备、强制赎回及严格审计等要求的系统性监管框架,为稳定币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合规路径。
舒思勤认为,香港的稳定币生态已初步形成,涵盖了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流通和应用场景三个层级。“一级市场发行层包括发行人及为其提供资产管理与储备托管的机构;二级市场流通层以交易所为主;应用场景层则主要包括虚拟资产投资、跨境支付等。”她解释道,“随着沙盒测试的推进和牌照的逐步发放,香港稳定币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面对稳定币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内地对虚拟资产的态度也逐步转向包容与积极。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的发言肯定了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上海市国资委也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的发展趋势展开了深入学习。
舒思勤指出,考虑到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规模有限,境内离岸与境外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或协同推进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提出,应采取境内离岸与境外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联动发展模式,以补充和增进跨境贸易与商务活动的支付结算效率。”他分析道,“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还将为稳定币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03
生态参与者共赢:发行人、交易所与支付商齐受益
在稳定币市场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发行人、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及跨境支付商等生态参与者有望深度受益。舒思勤强调,稳定币发行人通过储备资产的利息收入获取主要利润,其商业模式具有低成本、持续性和规模性等特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则通过提供稳定币交易服务吸引大量用户,提升市场活跃度;跨境支付商则利用稳定币的低成本、高效结算等优势,拓展国际支付市场。
“以Circle为例,其储备收入贡献高于95%,显示出储备资产利息收入对发行人的重要性。”舒思勤举例说明,“而OSL等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则通过提供合规的交易通道和丰富的产品服务,吸引了大量机构及零售投资者,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
随着全球稳定币市场的持续扩张和香港等地区的合规化进程加速推进,稳定币正逐步成为虚拟资产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深入拓展,稳定币市场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本栏目刊载的信息仅为投资者教育的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本栏目力求信息准确可靠,但对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