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

据媒体报道,有券商在研报中提到:“在世界小商品中心中国义乌,稳定币已成为跨境支付的重要工具。区块链分析公司Chainalysis估算2023年义乌市场链上稳定币流动超百亿美元。”
难道“世界超市”义乌已经成了稳定币的前沿阵地了吗?
而跟随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走访,数以千计的商铺,绝大多数的回复都是:不收,不懂,没听过。
只有一家店铺给出了些许不同的答案:小额订单不做。这是否说明稳定币在义乌也开始有了一点点用武之地?
然而,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和金融监管体系下,人民币与稳定币之间的兑换目前在境内是被禁止的。有律师也指出,即使通过境外钱包来收取稳定币而不把资金汇回国内,这种做法也是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
所以,在现有条件下,在义乌广泛使用稳定币还不现实。
不过,这则新闻的爆出直接或间接地证明,稳定币在国内,是真的火!
稳定币与比特币
稳定币也不是这近一年的产物,却在今年引爆科技圈与金融圈。这种将区块链技术与金融相结合的代币产物,稳定币不是第一个。
而这样的爆火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前几年另一款火爆全球的代币:比特币。
比特币与稳定币并不是“既生瑜何生亮”的关系,他们更像是“龙生九子”:虽然都是在区块链技术下产生并在金融领域内应用,却有着不同的“职责”。
比特币的本质是价值储存的工具。比特币一直被称为“数字黄金”,因为比特币的数量本身是有限的,总共只有2100万枚,这种稀缺性和市场共识赋予了比特币长期储值功能。但是,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剧烈——单日波动常常超过10%。
而稳定币则与之不同。正如它的名字,稳定币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
在《读,写,拥有》中,作者克里斯·迪克森提到,人们把与国家货币挂钩的代币称为稳定币,因为它们往往比其他代币波动更小。
稳定币的本质是支付工具,通过锚定法币或债券等资产将价格波动控制在0.5%以内,成为跨境贸易的实用工具。例如最常见的USDT就是锚定美元,使1USDT的价值与1美元画等号,然后以其1美元上下小幅浮动的价值在市场上流通。
正是因为稳定币这些特性,让稳定币在日常交易时产生的费率更低,也更易于被相关机构监管调控,面对超高的通胀率稳定币也可以起到避险的作用。而其最外显的结果就是稳定币成了支付场景,尤其是跨境支付场景中的主流选择,它比比特币更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全球支付系统
当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我们了解或者不了解的代币井喷盘横空出世。从比特币到稳定币,每一次有新形式的代币出现,人们都要狂欢一次:看,这是我们未来支付的样子!
事实是,当我们的技术不断升级创新,当我们的需求不断被细化明确,各种代币将不断迭代,最终构建出向上发展的螺旋。我们需要的未必是“稳定币”,这只是一个名字,各种代币会像砖石一样,构建出我们最真实的需求:全球支付系统。
《读,写,拥有》的作者克里斯·迪克森认为,全球支付系统会带来诸多好处,解决金融科技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a. 解决现有支付系统存在的问题。
虽然信用卡支付的费用相比于其他互联网费用低,但仍然存在不必要的摩擦成本。国际汇款的手续费更高,这对向海外家庭成员汇款的低收入人群来说,无疑是一种累退税负担。任何一家互联网零售商都会告诉你处理国际支付非常困难,当涉及发展中国家时尤为艰难。
这些问题类似于智能手机出现之前影响电话和短信的问题。彼时,用户必须按分钟和短信数量付费,而且国际费用高昂不堪。
然而 WhatsApp和 FaceTime 等应用程序创建了新网络来取代旧网络之后,这些问题便得到了有效解决。 新的全球支付网络有望为 资金流动带来相似的变革。
b.全球支付系统将催生以前无法实现的新型应用场景。
如果交易费用足够低廉,那么小额支付将成为可能。 用户可以支付小额费用来阅读新闻文章或访问媒体内容。音乐版税则可以通过易于审计且基于区块链的支付收据直接支付给版权所有者。
计算机之间可以相互程序化地支付数据、计算时间、API 调用以及其他资源等的使用费用。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奖励为其训练数据集做出贡献的内容创作者。
数十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并尝试实施小额支付方案,但从未 真正成功过,其中最主要的障碍在于,交易成本过高以及部分从业者所认为的小额支付对用户要求过高等问题。
然而这些问题并非无法解决,具备更强可扩展性的区块链技术有望解决交易成本问题,而基于规则的自动化则可以降低用户的认知门槛。有朝一日,用户将能够设定一些简单的由预算规则驱动的 “智能” 钱包, 自动完成支付操作。
c.全球支付系统的第三个优势是可组合性。
基于区块链的系统有望让货币变得像今天的数码照片一样具备可再混合和可组合的特性,甚至更为出色的是,它把货币转变为开源代码形式的存在 让金融具备可组合性和开源性,正是 DeFi 网络的目标所在。DeFi 网络具备与传统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同的功能,但使用的底层技术是区块链技术。
在过去几年里,最受欢迎的 DeFi 网络已经处理了数百亿美元的交易。在最近的市场波动中,当许多中心化组织纷纷倒闭时,DeFi 网络依然稳健运行。用户可以检查 DeFi 代码以确认他们的资金是否安全, 并可以在几次点击之内轻松取回资金。这些系统所具备的简单性、透明性和可靠的中立性等, 都有助于降低歧视性行为所带来的风险。
DiFi可以构建更便宜、更快捷、更安全、更个性化的场景,关于更多DiFi内容的分析,还推荐以下这本书《DeFi与金融的未来》,讲述科技如何重塑金融体系。
稳定币未来可期吗
面对2500亿美元市值的爆发式增长,无论是科技圈、金融圈,似乎对稳定币充满信心。毕竟与前几年火爆的比特币相比,稳定币实在太“稳定”了。
但实际情况是,稳定币在合规道路上履维艰。全球监管呈现三足鼎立:美国要求100%美元储备,香港发放全球首张多币种牌照,欧盟则筑起交易限额围墙。信任危机始终如影随形——硅谷银行倒闭曾导致USDC暴跌13%,算法稳定币UST崩盘更造成400亿美元蒸发。
技术漏洞同样不容忽视,DAI稳定币因智能合约漏洞单日脱钩8%的案例警示着系统风险。
也许,这才是稳定币的历史使命:以技术先行者姿态撕开旧体系裂缝,最终让位于更安全、更开放的全球支付新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