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中国企业界的两大巨头,华为和恒大,本来都是从草根起步,一路冲到行业顶尖,但现在一看,结局天差地别。一个还在科技领域稳扎稳打,营收年年上新台阶;另一个却债务缠身,创始人被抓,企业清盘进程拖拖拉拉。这里面,高管的作风就是个关键点。华为那边,任正非和余承东这些大佬,出差坐经济舱、自己拖行李乘地铁,省下来的钱砸进研发;恒大那边,许家印和一帮高管,住酒店要清整层楼,水喝进口的,雪茄抽3000块一根的,生活奢侈到让人咋舌。企业文化不一样,管理方式不一样,结果自然也就拉开了差距。
先聊聊华为的高管作风。任正非这人,从创业开始就强调节约。网上流传的那些照片,大家都见过吧,2016年他从上海虹桥机场出来,自己拉着行李箱去坐地铁,那时候他都70多岁了。不是一次两次,网友经常拍到他出差打车或者乘公共交通,从不搞专车接送。公司规定,所有人出差必须坐经济舱,包括老板在内。余承东也一样,2023年有网友在飞机上拍到他睡在经济舱,头发乱乱的,身边就是普通乘客。2024年还有人偶遇他抱着孩子在经济舱里玩,亲民得很。华为的差旅制度明明白白写着,出差前要申请,费用控制得死死的,目的是把钱用到刀刃上。员工持股机制,任正非自己只持1.4%的股份,大头分给团队,这让大家都有主人翁感。

为什么这么省?因为华为知道,科技行业靠的是创新,不是面子工程。2024年财报显示,他们营收8621亿元,净利润626亿元,研发投入1797亿元,占收入20.8%。近十年研发总投入超过12490亿元。这钱从哪来?一部分就是从日常开支里抠出来的。结果呢,5G技术全球领先,鸿蒙系统装机超8亿台,问界汽车销量也上去了。公司估值重返前十,增长1100亿元。说白了,高管带头节俭,养成了企业务实的风气,大家专注业务,不搞虚的。
再看看恒大那边,高管的生活方式完全是另一个极端。许家印出差,酒店必须清整层楼,电梯只停他那层,保安巡逻。水得是进口依云,每瓶摆放整齐;水果指定泰国榴莲或新西兰奇异果,切好放银盘;雪茄是古巴科希巴,一根3000元,还配专用剪刀和烟灰缸;护肤品必须资生堂系列,浴室摆满。文件里列了五六十条要求,从床单材质到空调温度,一样不能马虎。高管们也差不多,出行带秘书保镖,吃喝全进口。集团内部有200多人专门服务许家印一家,从管家到厨师,应有尽有。201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标准就固定下来,随着公司扩张越来越夸张。
许家印1958年生,河南农村出身,早年穷过,但1996年创办恒大后,快速变富。2009年上市,募集70亿港元,2017年成中国最大房企。但高负债运营,从2020年就积累问题。2021年5月债务危机爆发,供应商票据逾期,项目停工,烂尾楼全国一大堆。负债总额达2.44万亿元,资不抵债。2023年8月股票复牌暴跌79%,9月许家印被警方带走,涉嫌违法犯罪,移送到深圳特别拘留中心。2024年1月香港法院下清算令,2025年进展推迟到2月27日。上下游企业被拖垮,百万业主无家可归。

为啥恒大会走到这一步?高管奢侈就是个大隐患。钱不是用来投资地产核心业务的,而是花在个人享受上。许家印捐款超百亿,看似慈善,但企业内部员工工资拖欠,项目烂尾,这不是本末倒置吗?多元化扩张,涉足足球、文旅,投入巨资,却没控制好风险。相比华为的专注,恒大像在烧钱比赛。结果,危机一来,窟窿堵不住。
两家企业起步都难。任正非1944年生,贵州山区长大,1987年集资2万创办华为,从代理电话交换机起步。1993年推出C&C08交换机,打开市场。余承东1969年生,河南农村,1993年进华为,从工程师干起,2011年推消费者业务,2018年进汽车领域。许家印1958年生,河南周口,1992年南下广州,从中介起步,1996年创恒大。表面看,都白手起家,但内在区别大。
华为文化是狼性加务实。员工持股,激励大家拼;出差节约,钱投研发。结果,2010年代全球扩张,2024年营收超8600亿。恒大文化是高负债扩张加奢侈。高管挥霍,债务滚雪球。2021年危机后,全国烂尾楼事件频发,业主维权不断。许家印被拘后,企业清盘推进缓慢,2025年还得等新听证。

这不是巧合。高管作风反映企业价值观。华为高管省,养成团队专注创新的风气;恒大高管奢,导致资源浪费,风险失控。企业不是个人提款机,得对员工、客户、社会负责。华为活下来,因为把钱用在正地方;恒大倒下,因为钱花在错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