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香港金管局”)就2025年8月1日起实施的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发布相关文件。
当天下午,香港金管局就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举行技术简报会。在会上,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介绍,在首阶段发放的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的数量还不确定,需视申请机构提交的申请材料质量来定,预计首个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将于明年年初发出。他强调说:“通过的门槛是很高的。”
01
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发布
会议当天,香港金管局发布了《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适用)》,以及与发牌制度及申请程序相关的《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和《原有稳定币发行人过渡条文摘要说明》。
其中,《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详细阐述了多方面的监管要求,包括储备资产管理,发行、赎回及分销,财政资源,风险管理及企业管治等。
《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适用)》则列明了反洗钱方面的监管要求,包括风险评估、客户尽职审查、持续监察、稳定币转账及可疑交易报告等。
香港金管局表示,两套指引于2025年8月1日刊宪。随着监管制度正式生效,市场参与者应遵守《稳定币条例》及相关指引。
香港金管局鼓励有意申请牌照的机构于8月31日或之前联系香港金管局,让香港金管局可传达监管期望并适当提供反馈。
02
慎防稳定币相关的炒作及诈骗
相比美国稳定币掀起的币圈巨浪,中国香港泛起的浪花在加密领域虽仅以涟漪论,但在股票市场,其却罕见地展现了惊人的影响力。
比如中国三三传媒(08087.HK)、加幂科技(08172.HK)年内涨幅超1000%,耀才证券(01428.HK)、欧科云链(01499.HK)、云锋金融(00376.HK)、易鑫集团(02858.HK)等稳定币概念股今年累计涨幅均超过100%。
A股市场同样涌现稳定币概念热潮,多只个股未获持牌却借势大涨。东信和平(002017.SZ)、四方精创(300468.SZ)、金证股份(600446.SH)等上市公司,仅通过披露稳定币相关业务合作或战略布局,股价便应声上涨。
“不排斥但也不要神话稳定币。”多名业内分析人士一致如此认为。
事实上,从稳定币的自身特性、市场认知、监管能力等多方面来看,稳定币离成为“独当一面”的货币成熟体还有不少距离。
香港注册数字资产分析师学会董事于佳宁曾指出,目前,法币担保型稳定币依赖高流动性安全资产,若储备质量不佳易出现挤兑压力;算法型稳定币在极端情绪下难以维持价格锚定,存在内生不稳定。智能合约安全、跨链互通和托管机制仍需完善,规模扩大后可能通过资产市场、银行体系形成外溢效应,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
在简报会上,陈维民提请公众注意稳定币概念泡沫化趋势,小心市场过度亢奋的情绪。他指出,初期阶段香港金管局只会发出几个牌照。即使取得牌照,公司短期盈利仍存在不确定性,建议投资者在消化市场“利好”消息时应保持冷静和独立思考。
截至目前,香港金管局尚未发出任何牌照,根据8月1日生效的《稳定币条例》,虚假声称自己为持牌人或申请人均属违法,建议已准备充分并希望尽早获批的机构应于2025年9月30日之前提交申请。
在简报会现场,香港金管局助理总裁(货币管理)何汉杰还透露了香港金管局对发牌公司在哪些方面有要求,比如:满足监管要求(如储备资产的管理、赎回、风险管理、反洗钱)、管控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整全”的合规计划及足够资源、遵守法规、实在的应用场景、切实可行的具体商业方案和落实计划、周全而稳妥的业务模式及运作安排、充足的技术和财政资源等。
何汉杰还介绍,在牌照申请过程中,香港金管局比较看重的“申请材料成熟程度”具体是指:“申请材料是否完整,以及机构关于稳定币的概念能否说服香港金管局方面。”他还强调,香港金管局不会对外公布向其表达意愿或提交申请的机构名单,首阶段未获发牌照而又有意继续申请的机构,香港金管局会与其保持适当沟通。
陈维民表示,发出牌照后,香港金管局会将持牌的稳定币发行人名称于香港金管局网站公布。
03
首批香港稳定币牌照或于明年年初发放
面对初期稳定币牌照数量而言,在本次简报会上,陈维民表示,稳定币发牌申请要提交的文件多、工作强度大,当局要逐一审视资料是否齐全,加上提交补充资料,相信并非短期内可以完成。估计最快明年年初才会发出牌照,首阶段亦只会发出数个牌照。
由于牌照稀缺,却吸引了京东、蚂蚁数科、蚂蚁国际、多点数智、圆币等40多家企业布局,竞争异常激烈。
香港金管局余伟文表示,许多机构对稳定币的设想一旦要由虚入实,从概念和理论层面转到应用场景和具体安排,就出现明显落差。他提到,有的机构明确表示有意申请稳定币牌照,有的属于初步探路性质。
香港金管局已注意到稳定币过度概念化的现象,对牌照申请审查极其严格,核心审查点包括了稳定币的具体应用场景、金融风险管控经验能力等。
对此,余伟文建议,参与稳定币可以有多种模式,对于有场景但缺能力的机构,较实际的做法是与其他稳定币发行机构合作,提供应用场景,而非追求作为发行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