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实施,首批牌照可能花落谁家?

广告 X

  (来源:深圳市投资基金同业公会)

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实施,首批牌照可能花落谁家?

  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日发布了《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等系列配套指引(简称“指引”),明确了发行人牌照申请门槛,包括财务条件、人员资质、储备资产、托管赎回要求、司法管辖、过渡期安排等。

  记者获悉,中国银行(香港)、渣打银行(香港)等香港发钞行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体,无论是出于自身发展需要,还是顺应监管推动,大概率会率先申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此外,中资银行、沙盒测试企业、大型央国企,以及拥有支付牌照的互联网大厂都跃跃欲试。

  而证券公司的角色,初期更多地是稳定币的交易、托管、融资、咨询等,并提供传统资产代币化相关的数字资产配置服务。目前,已有券商等44家机构升级了虚拟资产交易牌照,相比6月末新增了3家。

  发钞行有望率先申请

  香港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申请窗口已开启。按照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指引,已做好充分准备且希望尽早获得批准的机构,应在9月30日之前提交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申请。

  此前,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明确表示,在初始阶段,最多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首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的数量可能是个位数,不排除只有2~3张。

  从申请门槛来看,香港的三大发钞银行最有可能率先申请并获批。

  “中国银行(香港)、渣打银行(香港)等香港发钞行是不可或缺的主体,尤其是中资银行,无论是出于自身发展需要,还是顺应监管推动,会率先申报稳定币发行人牌照。”一位多年深耕跨境交易的知情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透露。

  目前,香港特区实行独特的货币发行制度,纸币主要由三家商业银行代理发行,根据联系汇率制度以美元储备为支撑发行,三家发钞行分别是中国银行(香港)、渣打银行(香港)和汇丰银行。考虑到稳定币锚定法定货币,储备资产需全额支持,即稳定币需以1:1比例储备法币资产,并托管在银行等合规机构,银行的角色不可缺少。

  需要注意的是,香港金管局目前尚未发放任何稳定币牌照。原有的稳定币发行人需在3个月过渡期内申请牌照,未提交申请的发行人将于2025年11月1日进入结业期。

  发牌重点考虑应用场景

  记者获悉,首批稳定币牌照角逐激烈,目前除了香港三大发钞银行之外,中资银行、沙盒测试企业、大型央国企,以及拥有支付牌照的互联网大厂都跃跃欲试。

  “首次发牌会很谨慎,稳定币的应用场景是发牌很重要的考量,此外监管还要考虑申请人可持续经营的能力”,一位支付领域上市公司高管透露,京东、蚂蚁等互联网企业可能会联合银行一起申报,反洗钱及客户认证也由银行来把控。

  多位受访机构人士分析,稳定币的应用场景可能包括:一是数字资产交易,例如用稳定币买卖金融产品等;二是全球贸易中的跨境支付,可提升供应链金融结算效率、降低成本;三是传统资产代币化,实现资产与资金的全程上链,交易能够全天候进行。

  据上述高管介绍,从区域视角观察,法定稳定币的应用场景存在差异。以欧美地区为例,稳定币主要应用于金融领域,例如比特币现货转链下ETF、货币基金上链、去中心化金融(DiFi)链上资产抵押等。

  该高管还分析,在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稳定币的应用预计会优先聚焦B2B(企业对企业)贸易领域。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多数人群缺乏账户体系,本区域外汇储备不足,跨国贸易中存在结算账户缺失、国际货币储备匮乏等问题。

  44家升级证券交易1号牌

  据记者获悉,券商申报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的意愿不高,预计在稳定币业务发展初期,券商会针对与自身核心业务高度相关的领域展业,更大可能是提供包括稳定币在内的虚拟资产交易、融资、咨询等服务,以及提供传统资产代币化的数字资产配置服务。

  “虚拟资产是一个较有潜力的交易品类,对于香港的大型券商而言,有必要在虚拟资产交易相关牌照上进行布局。如果香港券商只能交易港股、美股,则会在未来丧失一定竞争力。”一位资深香港券商人士告诉记者。

  近一个月来,券商等金融机构开始调研或布局包括稳定币在内的虚拟资产交易业务,筹备相关牌照申请及升级。

  据香港证监会最新披露,截至7月末,共有44家金融机构成功升级了其现有的第1号证券交易牌照,相比6月末新增了3家。其中,除了个别少数银行及互联网公司,绝大多数是券商,且以香港本地券商为主,如富途证券、胜利证券、老虎证券等。

  6月以来,一些中国内地券商的香港子公司也完成了第1号牌升级,包括国泰君安国际、天风国际、哈富证券(东方财富子公司)等。

  升级第1号牌是券商提供稳定币等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前提条件。记者了解到,券商的虚拟资产业务涵盖了更广泛的加密资产,如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以及NFT(非同质化通证)、证券型代币(STO)等,券商可以提供交易、托管等服务。

  而稳定币为虚拟资产交易提供了一个价格相对稳定的交易媒介和价值存储工具。券商如果开展虚拟资产交易业务,稳定币将是申购、赎回、交易虚拟资产、融资的重要工具。

  除了第1号牌升级,与虚拟资产相关的牌照还包括第4号牌、第9号牌。截至2025年7月末,共有39家机构升级4号牌,可提供虚拟资产投资咨询,如中泰国际证券等;42家机构升级9号牌,可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包括博时基金(国际)、华夏基金(香港)等。

  近期,一些较早开展虚拟资产业务的券商已率先感受到了市场的热度。富途集团董事总经理曾煜超告诉记者:“富途证券去年7月获得交易牌照升级,合资格客户自去年8月份就能直接交易数字货币,至今一年多的时间,交易规模和客户参与度都在逐步上升,尤其是近期增长趋势更加明显。”

  警惕概念炒作风险

  目前,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正重塑全球经济发展进程,以稳定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可能成为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变量,但稳定币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需要警惕概念炒作、避免ICO空气币死灰复燃,以及储备资产的安全监管等。

  从货币体系来看,多位接受采访的机构人士表示,更期盼锚定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出炉。

  今年,华夏基金(香港)推出了多只代币化基金,包括华夏人民币数字货币基金。这是第一只链上离岸人民币货币基金,被业内认为是标志性事件,因其积极探索了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可能性。

  从潜在风险来看,市场过热容易导致概念炒作,尤其需要警惕操纵市场、避免ICO空气币死灰复燃的风险。此外,香港稳定币按监管要求需以1:1比例储备对应的法定货币资产,但储备资产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若受到风险事件威胁,稳定币的价值基础也会动摇。

© 版权声明
法律援</div>        </div>
    </div>
        <div cla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