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简史:赵长鹏与币安的崛起之路

广告 X

一、寒门少年:异国他乡的奋斗岁月

1977年,赵长鹏出生于中国江苏连云港的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教地球物理的大学教授,母亲也是一名教师,这个知识分子家庭原本过着平静而安稳的生活。然而,命运的转折在赵长鹏12岁那年到来——他的父亲遭到迫害,一家人被迫移民加拿大温哥华,从此开始了一段充满艰辛的异国之旅 。

初到加拿大的日子异常艰难。语言不通、文化差异、消费降级……周围的一切都在向赵长鹏宣告,他”不属于”这里。为了维持生计,这个原本养尊处优的少年不得不在温哥华的加油站擦车窗、在麦当劳炸薯条,每小时只能赚取3.5加元的微薄收入 。”一边擦车窗一边炸薯条,累得腰酸背痛。这是他人生的至暗时刻,却也是他蜕变的开始。”

这段艰苦岁月让赵长鹏早早明白了一个道理:钱不会主动眷顾任何人,但技术却能改变命运。他在后来的采访中回忆道:”我妈就没有办法再做老师,因为我妈的英语不好,所以她就从一个中学老师变成了去衣厂打工,就是在衣厂里帮人家缝衣服。每天大概从早上7点多出门,晚上6、7点才回来。”

赵长鹏的父亲虽然拿着大学助教的工资,但收入并不高。”他需要大学里面有补贴家庭的吃住,所以我们就住在一个小的房子里。但是那个房子说实话比我在中国住的地方大,所以对我来说那个房子其实是一个upgrade,只是我们在加拿大没有说特别贫穷,但是反正就是在接近最低收入。”

尽管生活艰难,但赵长鹏从未放弃学习。他继承了父亲的数学天赋——”他是教地球物理,所以他的数学非常好,就是地球物理,就是反正很多这种很长很长的公式,然后就整天算来算去,所以我父亲的数学非常强,所以我个人理科也比较好一点。” 凭借着优异的成绩,1995年,赵长鹏考入了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这成为他命运转折的关键一步 。

二、技术精英:从华尔街到创业之路

2.1 名校毕业的”开挂”人生

麦吉尔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在当时是一个十分吃香的专业。毕业后,赵长鹏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编程能力,顺利进入东京证券交易所工作,负责开发股票交易系统 。几年后,27岁的他跳槽到纽约的彭博社,从软件开发到研究开发交易系统,凭借出色的技术能力,他很快晋升为技术总监,开始带着团队辗转于新泽西、伦敦和东京等金融中心 。

在彭博社的工作经历对赵长鹏影响深远。他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自己在彭博社学到了”如何构建高效的交易系统”,这为他日后在加密货币领域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然而,正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在传统金融领域一路高歌猛进时,赵长鹏却早早察觉到,传统金融即将迎来一场变革。

2.2 放弃百万年薪的惊人决定

2005年,已经在彭博社站稳脚跟的赵长鹏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决定:他放弃了百万年薪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中国上海创业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简直不可思议——放着华尔街的高薪工作不干,却选择回到中国创业,这在很多人眼里无疑是”烧坏脑子”的行为 。

然而,赵长鹏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看到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在高频交易领域。回国后,他创立了富讯信息和比捷科技等公司,专门为券商开发速度最快的高频交易系统 。凭借着在彭博社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赵长鹏的公司很快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他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

三、加密货币初体验:命运的转折点

3.1 牌桌上的”比特币启蒙”

2013年8月,一个改变赵长鹏人生轨迹的机会悄然降临。在一次与币圈资深业者的扑克牌局中,赵长鹏第一次听说了比特币 。当时的比特币价格已经突破1000美元,这让这位金融技术专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其天花乱坠的形容下,赵长鹏心动了。”

这次偶然的接触让赵长鹏开始深入研究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可能会对传统金融体系产生颠覆性的影响。然而,真正促使他下定决心投身加密货币领域的,是一次更为大胆的冒险——他决定卖掉自己在上海的公寓,以600美元一枚的价格购入比特币 。

3.2 “疯狂”决定:卖房梭哈比特币

赵长鹏的这个决定遭到了身边所有人的反对,大家都觉得他疯了。当时是2014年,比特币价格已经从年初的1000美元高位下跌至600美元左右,很多投资者已经开始恐慌性抛售。而赵长鹏却逆势而为,将自己的全部身家押注在比特币上 。

“结果次年比特币价格暴涨1900%,他一举狂赚10亿。” 这次成功的投资让赵长鹏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财富逆袭,也让他更加坚信加密货币的未来潜力。回顾这段经历,赵长鹏曾在采访中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次投资,更是我对未来趋势的判断。我看到了比特币背后的技术价值和颠覆性潜力。”

四、币安诞生:从0到1的创业征程

4.1 洞察先机: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蓝海

2017年,在上海赚得盆满钵满的赵长鹏,将目光投向了蓬勃发展的加密货币市场。他敏锐地观察到,当时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存在诸多问题:交易速度慢、手续费高、用户体验差,尤其是缺乏一个真正面向全球用户的交易所平台 。

赵长鹏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解释道:”当时Coinbase、OKCoin、火币这些老牌交易所主要做比特币交易,而对以太坊ERC-20代币的支持很少。我看到了这个空白,决定创建一个专注于提供多种加密货币交易服务的平台。”

4.2 创始团队:技术与营销的完美结合

2017年7月,赵长鹏在香港正式创立了币安(Binance),并与何一一起担任联合创始人 。何一是赵长鹏在OKCoin时期的老搭档,两人曾共同打造了”币圈铁三角”,在加密货币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 。

赵长鹏承诺何一作为联合创始人,持股百分之十并全权负责营销,且无需出资。何一让赵长鹏给她两天时间考虑,两天后何一主动联系了赵长鹏,提出了加盟的条件:绝对营销自主权和全球市场优先战略 。这个合作模式为币安日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赵长鹏还从自己创立的比捷科技带了一批优秀的工程师加入币安,这些人成为了币安早期的核心技术团队。他曾自豪地表示:”做币安时,我已经在数字货币领域闯荡了四五年,积累了人脉和团队。做币安时,我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团队,技术团队和产品团队都很厉害。”

4.3 艰难起步:手动审核出金的日子

币安上线初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赵长鹏在一次采访中回忆道:”币安上线后的前四个月,也就是从7月到10月中下旬,币安的出金都是手动审核的。每一笔出金都要人工处理,每隔几个小时处理几笔。晚上工作人员休息时就没人处理了。”

这种手动审核出金的方式虽然效率低下,但却是出于安全考虑的无奈之举。”之所以采用手动审核,是因为当时特别担心一旦出现漏洞,自动化出金会导致资金全部流失。” 到10月的时候,尽管币安已经跻身全球前十大交易所,但出金仍在手动操作,这反映了初创时期币安在安全方面面临的巨大压力。

4.4 系统压力:快速增长带来的挑战

随着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币安面临的另一个主要挑战是系统性能问题。赵长鹏坦言:”币安发展太快,用户不断涌入,系统一直卡顿。虽然我们宣传的撮合引擎速度很快,但周边的注册系统、KYC系统、入金系统、出金系统等都出现卡顿情况,所以当时更多精力放在系统性能优化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赵长鹏带领技术团队日夜奋战,不断优化系统性能。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币安的交易系统最终能够达到每秒处理140万笔交易的惊人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交易所和竞争对手的水平 。这项技术优势成为了币安后来能够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之一。

五、融资之路:从天使投资到ICO风暴

5.1 天使轮融资:泛城资本与黑洞资本的支持

2017年9月1日,币安宣布获得了由泛城资本和黑洞资本投资的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泛城资本是由快的打车创始人陈伟星创办的投资机构,而黑洞资本则是一家具有地产背景的投资方 。这笔融资对于刚刚起步的币安来说至关重要,它为币安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帮助公司度过了初创期的艰难岁月。

值得一提的是,在币安获得天使轮融资之前,赵长鹏曾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入到币安的开发中 。这种”all in”的态度也感染了他的团队和早期投资者,为何一后来也将自己几乎全部的积蓄(约100万人民币)投入币安购买币安币,展现了团队对币安未来的坚定信心 。

5.2 ICO融资:1500万美元的惊人成绩

在获得天使轮融资的同时,币安还通过首次代币发行(ICO)的方式筹集了更多资金。2017年7月,币安进行了币安币(BNB)的ICO,短短两周内就筹集了1500万美元的资金。这笔资金使赵长鹏和他的团队能够加速平台开发,并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推出了币安交易所。

币安币的初始发行总量为2亿枚,其中10%(2000万枚)分配给天使投资者,40%(8000万枚)分配给创始团队,剩余的50%(1亿枚)通过ICO向公众发售。这种分配方式既保证了团队对项目的控制权,又为早期投资者提供了足够的激励。

5.3 与红杉资本的融资纠纷

2017年8月25日,币安与红杉资本中国签署了投资意向书,约定红杉中国向币安投资价值约6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占股10.714%,使币安此轮估值达到约5亿元人民币 。同时,红杉中国还同意向币安的日本分公司提供价值约3000万元人民币的过桥贷款 。

然而,随着2017年9月4日中国政府宣布禁止ICO,币安的融资计划受到了严重影响。币安和红杉中国的谈判一直持续到2017年12月中旬,但最终因估值分歧而破裂 。币安方面认为红杉中国给出的5亿元估值太低,而红杉中国则指责币安违反了排他性协议,与IDG资本进行了接触 。

这场融资纠纷最终闹上了法庭,但在2018年4月24日,香港高等法院驳回了红杉中国的诉求,并责令红杉中国支付赵长鹏的法律诉讼费用 。这次经历让赵长鹏更加坚定了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币安的决心,他后来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币安发展得很好,并不需要外部资金,只有在风投可以帮助币安与监管机构合作、获取运营许可证的情况下,我才有兴趣谈后续的合作。”

六、”94″禁令:危机与转机并存

6.1 监管风暴:七部委联合叫停ICO

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文件,紧急叫停ICO,要求中国境内所有虚拟币交易所全部关闭 。这一政策对刚刚起步的币安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因为中国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市场之一。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监管风暴,赵长鹏迅速做出反应。他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决定将币安的服务器和运营中心转移到海外,以规避中国的监管限制。这一决定展现了赵长鹏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也为币安日后的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6.2 全球”打游击”:服务器迁移战略

在赵长鹏的带领下,币安开始了一场全球”打游击”的战略。币安的服务器和运营中心先后从中国转移到日本,随后又迁至马耳他,之后又多次迁移,寻找更加友好的监管环境。这种不断迁移的策略虽然增加了运营的复杂性,但也让币安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有利的发展环境。

赵长鹏曾解释道:”我们没有总部,币安是一个没有总部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就像一个神秘的幽灵公司。” 这种去中心化的运营模式使币安能够避开一些国家的监管限制,实现了快速的全球扩张。

6.3 何一加盟:危机中的强心剂

就在中国政府宣布”94″禁令的前25天,币安迎来了一位关键人物的加盟——何一。2017年8月8日,何一在微博发布长文《赶在30岁重新出发!》,宣布离开一下科技,加入赵长鹏创立的币安公司,”一切归零,从头开始” 。

何一的加入对当时正处于危机中的币安来说犹如一针强心剂。消息发布后,”币安自家BNB币交易量激增,排名直接跻身全球TOP10″ 。何一后来解释说,这是基于投资者对她的信任。她不仅带来了丰富的营销经验和人脉资源,还投入了自己的资金购买币安币,展现了对币安未来的坚定信心 。

七、币安崛起:全球最大交易所的诞生

7.1 快速增长:从日交易量30亿到100亿

在赵长鹏和何一的共同努力下,币安实现了惊人的增长。币安成立5个月后,单日交易量就超过了30亿美元,成功登顶为全球第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 。更令人惊叹的是,仅仅23天后,币安的单日交易量就突破了100亿美元,创造了加密货币交易所发展的新纪录 。

赵长鹏将币安的快速增长形容为”意想不到的、极端的指数增长” 。这种增长速度在传统行业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在加密货币这个新兴领域,币安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全球战略,实现了这一壮举。

7.2 核心竞争力:速度、低费与用户体验

币安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超越众多竞争对手,主要得益于其三大核心竞争力:

首先是交易速度。赵长鹏利用自己在高频交易领域的专业知识,开发了一套高效的交易系统,能够实现每秒140万笔交易的处理能力,远超当时其他交易所的水平 。这一技术优势使币安能够处理大量用户的交易请求,避免了交易拥堵和延迟的问题。

其次是低手续费。币安推出了0.1%的标准交易手续费,这在当时的交易所中处于较低水平。更重要的是,如果用户使用币安币(BNB)支付手续费,还可以享受最高50%的折扣。这种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用户使用BNB,提高了BNB的实用性和价值。

第三是用户体验。币安的界面设计简洁直观,易于操作,即使是初次接触加密货币的用户也能快速上手。何一曾表示:”男人的思维很直线,我更知道如何让用户觉得自己被尊重。女人的细腻是无法取代的。” 这种注重用户体验的理念,使币安在用户满意度方面领先于竞争对手。

7.3 BNB代币:币安生态系统的核心

币安币(BNB)是币安生态系统的核心,也是币安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币安的平台代币,BNB最初是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ERC-20代币,后来迁移到了币安自己开发的区块链——币安链上。

BNB为用户提供了多种权益,包括交易手续费折扣、参与币安Launchpad上的代币销售等。这种实用性设计使BNB不仅仅是一种投资工具,更是币安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何一加入币安后,全仓买入BNB,半个月后,BNB从0.149美元涨到了2.57美元,涨幅近20倍,展现了代币的巨大潜力 。

赵长鹏对BNB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他设定了一个长期目标:通过定期回购和销毁的方式,将BNB的总供应量从2亿枚逐步减少到1亿枚。这种通缩机制增加了BNB的稀缺性,也为持有者提供了额外的价值保障。

八、领导风格:赵长鹏的管理哲学

8.1 结果导向:严苛的管理风格

赵长鹏在管理上奉行”结果导向”的原则,这种风格在币安内部得到了充分体现。据媒体报道,币安的企业文化强调”快速行动、高效执行”,员工需要在高压环境下完成任务 。

赵长鹏的管理风格被形容为”严苛”,但同时也充满了激励性。他对团队成员的要求很高,但也愿意为取得优异成绩的团队提供丰厚的回报。这种”高要求、高回报”的管理模式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加入币安,也推动了币安的快速发展。

8.2 透明与沟通:与社区的紧密联系

尽管赵长鹏在管理上要求严格,但他也非常重视与社区的沟通和互动。他经常在社交媒体上与用户交流,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这种开放透明的态度使币安能够及时了解用户需求,快速调整产品和服务。

何一曾描述赵长鹏的领导风格是”既严厉又关心”。他会在凌晨时分仍在社群里教用户如何充钱买币,第一时间处理用户投诉,展现出对用户体验的高度重视 。这种”首席客服”的角色定位也影响了币安的企业文化,使币安在用户服务方面表现出色。

8.3 全球化思维:无国界金融的愿景

赵长鹏一直秉持着全球化的思维方式,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真正无国界的金融生态系统。他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币安的使命是”赋能全球金融自由”,让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自由地进行金融交易 。

这种全球化思维也体现在币安的组织结构上。币安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总部,而是采用了一种去中心化的运营模式,团队成员分布在全球各地。赵长鹏解释说,这种模式使币安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环境,也能够更好地服务全球用户。

九、监管挑战:币安的全球合规之路

9.1 监管压力:全球范围内的合规挑战

随着币安的快速发展,监管压力也随之而来。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开始关注这个快速增长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并对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合规要求。

面对这些挑战,赵长鹏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他认识到,合规是加密货币行业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币安开始积极与各国监管机构接触,寻求合规运营的途径。赵长鹏曾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与监管机构建立良好的关系,确保币安遵守最高标准的监管合规要求。”

9.2 战略调整:适应不同监管环境

为了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要求,币安不断调整其全球战略。在一些监管环境较为严格的地区,币安会根据当地法规调整其业务模式;而在一些对加密货币更为友好的地区,币安则会加大投入,建立更完善的业务布局。

这种灵活的战略调整使币安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同时也帮助币安规避了一些潜在的监管风险。赵长鹏曾表示:”币安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们能够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

9.3 法律纠纷:与美国监管机构的对抗

2023年,币安和赵长鹏面临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监管挑战。美国司法部对币安提出了13项指控,包括洗钱、非法经营等重罪 。这些指控导致赵长鹏最终辞去了币安CEO的职位,并支付了超过70亿美元的罚款 。

这场法律纠纷对赵长鹏和币安来说都是一次重大挫折。然而,赵长鹏并没有放弃,他采取了”教科书级求生”模式:主动配合调查、积极缴纳罚款、辞去CEO职位以表明态度 。这些措施最终帮助他将原本可能长达3年的刑期缩短到了4个月 。

十、币安2.0:后赵长鹏时代的发展

10.1 权力交接:何一接管币安

在赵长鹏入狱期间,何一作为币安的联合创始人和最大个人股东,接管了币安的日常运营。她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不仅维持了币安的稳定运营,还推动了币安的进一步发展。

据报道,在赵长鹏入狱的4个月里,何一扛起大旗,带领币安逆势新增了7000万用户,日交易额冲到760亿美元,用户数不降反增,把币安经营得风生水起 。这种出色的表现使何一赢得了”风暴中的女王”的称号,也巩固了她在币安内部的领导地位。

10.2 业务转型:YZiLabs的诞生

出狱后,赵长鹏开始寻求币安的业务转型。他将币安的核心业务改名为YZiLabs,转身投入AI和生物科技领域,试图在新赛道上找到生机 。这一战略调整反映了赵长鹏对未来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也展现了他不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同时,赵长鹏也在积极拓展币安的全球布局。在何一的领导下,币安推出了”全球化2.0计划”,在东南亚开设线下合规交易所,与非洲银行合作发行加密借记卡,投资区块链基建项目 。这些举措使币安在保持加密货币交易所核心业务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10.3 新融资与战略投资:MGX的20亿美元注资

2025年3月12日,币安宣布获得了由阿联酋人工智能投资公司MGX提供的20亿美元投资 。这笔投资是币安接受的首笔机构投资,也是加密货币领域单笔最大规模的股权投资 。

何一表示,欢迎主权财富投资人而非财务投资人,这表明币安在融资策略上的转变 。MGX是阿布扎比投资机构,这笔投资将以稳定币的形式支付,为币安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支持,也为币安在中东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这次融资标志着币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赵长鹏虽然不再直接参与币安的日常管理,但他仍然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战略眼光,推动着币安的发展方向。截至2025年1月,何一持有的币安10%股份估值达到了2300亿元,这个数字超过了A股90%上市公司的市值,展现了币安的巨大价值 。

结语:从擦车窗少年到加密货币巨头

赵长鹏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式的成功故事,但它发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充满了中国元素和加密货币行业的独特魅力。从加拿大加油站的擦车窗少年,到华尔街的技术总监,再到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创始人,赵长鹏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坚持、创新和适应的重要性。

赵长鹏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在彭博社积累的金融技术经验、在比捷科技的创业经历、对加密货币的深入理解,以及与何一的默契合作,共同构成了他成功的基础。而他的”all in”精神、结果导向的管理风格和全球化思维,则是他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加密货币领域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尽管赵长鹏在2023年遭遇了重大挫折,但他的故事还远未结束。出狱后的他仍然拥有超过2300亿人民币的财富,仍然在加密货币和新兴科技领域积极探索。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企业家不仅能够在顺境中把握机会,更能够在逆境中重新崛起。

赵长鹏和币安的故事是加密货币行业发展的缩影,也是全球化时代创新与监管博弈的生动案例。它不仅展示了一个企业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改变行业格局,也揭示了在快速变化的全球环境中,灵活适应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从擦车窗少年到加密货币巨头,赵长鹏的人生轨迹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财富创造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梦想、坚持和创新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一个新兴行业中创造了非凡的成就。这或许就是赵长鹏和币安的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它告诉我们,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机会永远留给那些有准备、有勇气、敢于冒险的人。

© 版权声明
法律援</div>        </div>
    </div>
        <div cla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