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鹏与“加密金童”山姆:一场注定崩塌的帝国交锋

广告 X

“山姆与FTX,是我最大的竞争对手。”

赵长鹏与“加密金童”山姆:一场注定崩塌的帝国交锋

(图源网络,侵删)

当币安(Binance)创始人赵长鹏(CZ)说出这句话时,他口中的对手——山姆·班克曼-弗里德(SBF)——正处在人生的巅峰时刻。这位顶着MIT天才、百亿加密帝国FTX创始人、“下一个巴菲特”光环的年轻人,仿佛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然而赵长鹏或许早已嗅到风暴的气息,两个帝国碰撞的火花,最终点燃了加密世界最惨烈的崩塌。

“买来”的友谊与初次交锋

时间拨回2018年底,香港。

初来乍到的赵长鹏,正为币安即将在新加坡举办的大型会议寻找赞助商。这时,年轻的SBF带着15万美元出现了。这笔赞助费为山姆换来了与赵长鹏在会议上同台亮相的宝贵机会。山姆后来总说:“这次会议让我们在加密货币领域获得了正统地位。” 但这份“友谊”的开端,实质是一场交易——山姆花钱买到了接近这位行业大佬的门票。

很快,山姆带着更大的蓝图找上赵长鹏。他和他的小团队向赵长鹏推销一个计划:希望由赵长鹏的币安提供资金和客户背书,山姆的Alameda Research提供技术,共同创建一家全新的加密货币期货交易所。这家交易所的核心卖点在于其独特的风险控制机制:它设计了一种按秒(而非按日)监控客户持仓的系统,一旦客户亏损,立即强制平仓。山姆声称,这能彻底解决困扰行业的“损失社会化”问题(即亏损由其他客户或交易所承担),因为“交易所永远不会有损失”。

截然不同的“两种生物”

然而,这次游说并未成功。经过数周考虑,赵长鹏在2019年3月拒绝了山姆4000万美元的投资要求,并决定币安自行开发期货交易所。

这次拒绝,表面是商业决策的分歧,深层则是两位创始人性格与理念的巨大鸿沟。

在迈克尔·刘易斯的笔下,两人如同“两种生物”:

山姆:

赵长鹏与“加密金童”山姆:一场注定崩塌的帝国交锋

(图源网络,侵删)

习惯深思熟虑,倾向于理性分析后再做决定。他着眼于构建一个面向专业机构级交易者的、功能完备的交易平台,目光放在“整个蛋糕的大小”。

他厌恶冲突,倾向于快速翻过恩怨篇章。在社交上,他显得笨拙甚至茫然,面对赵长鹏的侃侃而谈,他需要刻意调动表情管理。

赵长鹏:

赵长鹏与“加密金童”山姆:一场注定崩塌的帝国交锋

(图源网络,侵删)

行事更依赖直觉和感觉,决策过程难以被外界(包括山姆)清晰捕捉。他更关注自身利益,即“自己分得的那一块”。他深耕于服务散户和小投资者。与山姆的回避冲突不同,赵长鹏在冲突中成长,性格好斗,拥有庞大而复杂的人脉网络,盟友与敌人并存。

书中提到,赵长鹏在2017年创建币安时的宣传册,甚至将赞恩·塔克特(Zane Tackett)这样的币圈元老列为“导师和好朋友”以增信,足见其人际网络的经营意识。

山姆对赵长鹏的评价耐人寻味:“他说的话既不愚蠢也不聪明。在他做出决定前,我对他都没什么感觉。”被拒绝后,山姆也只是淡淡评价:“赵长鹏本应该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但实际上并不是。” 甚至带着一丝“他有点混蛋,但还不算太糟糕”的宽容。而赵长鹏对山姆的看法虽未在书中直接引用,但拒绝投资并迅速决定自建期货交易所的行动本身,已是最强的回应——他不愿将这块潜力巨大的市场拱手相让,哪怕对方技术方案看起来不错。

FTX的独立崛起与信任的裂痕

被赵长鹏拒绝,反而成了FTX独立起飞的起点。山姆决定单干,打造“首个设计完备、既能满足普通用户也能服务专业机构的加密期货交易所”。虽然山姆内心充满忐忑(“我从未做过市场推广,从未对着媒体侃侃而谈过,也从未拥有过用户”),但他行动果决。

赵长鹏与“加密金童”山姆:一场注定崩塌的帝国交锋

(图源网络,侵删)

他迅速组建新团队,弥补自身短板,尤其是市场推广和用户信任方面。他成功招募了在加密社区享有极高声誉的“币圈老炮”赞恩·塔克特。赞恩的经历是早期加密精神的缩影:因不满传统金融体系的欺诈(卖球星卡被骗)而拥抱比特币,信奉“把货币的掌控权从政府手中夺走”。他的加入,为初生的FTX注入了宝贵的行业信任。同时加入的还有瑞安·萨拉姆(Ryan Salame)等关键人物。

凭借创新的产品(如独特的风险引擎)、面向专业交易者的定位以及赞恩等人带来的社区信任,FTX开始了火箭般的蹿升。其估值一路飙升,迅速跻身全球顶级交易所之列,成为币安在衍生品交易领域最强劲的对手。赵长鹏那句“最大的竞争对手”,在此刻得到了最有力的印证。

崩塌:信任的彻底破产与对手的终局

然而,FTX帝国建造在流沙之上。刘易斯在书中揭示了其核心致命伤:Alameda Research(山姆的私人交易公司)与FTX交易所之间模糊不清、最终被证明是灾难性的资金关系。当“消失的80亿美元”引发挤兑风暴,FTX那曾被赞誉为革命性的风控系统瞬间失灵,无法应对汹涌的提款潮。山姆试图求救,但昔日的伙伴(包括赵长鹏)短暂的“救援意向”在发现窟窿深不见底后迅速撤回。

最深刻的讽刺在于,FTX崩塌的根源,正是中本聪创造比特币旨在解决的核心问题——信任的滥用。

比特币的诞生宣言是:“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基于密码学证明而非信任的电子支付系统。”它是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直接回应,目标是消除对银行和政府的依赖。

然而,FTX作为一个中心化的交易所巨兽,其兴衰恰恰证明了:当权力和资金集中在少数不受监督的个体手中时,无论技术方案多么精巧(按秒清算),所谓的“去信任化”承诺都会沦为泡影。用户信任了山姆描绘的愿景、信任了FTX的技术、信任了赞恩这样的行业领袖的背书,最终换来的却是彻底的背叛和财富的灰飞烟灭。

赵长鹏的币安,作为山姆口中那个“只关心自己那一块”、专注服务散户的对手,在FTX崩塌后一度成为用户资金的避风港(尽管币安自身也面临巨大监管压力并在后来与赵长鹏遭遇挫折)。而那个曾经需要付费才能与之同台的年轻人山姆,则从“加密金童”的神坛急速坠落,身陷囹圄,等待法律的审判。

赵长鹏与“加密金童”山姆:一场注定崩塌的帝国交锋

(图源网络,侵删)

刘易斯在《走向无限》中,通过这段赵长鹏与山姆早期交锋的伏笔,早已为FTX的陨落埋下注脚。两个帝国碰撞的火花,不仅照亮了加密世界狂野的财富神话,更以其最惨烈的方式,映照出人性、权力与信任在金钱游戏中的永恒困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版权声明
法律援</div>        </div>
    </div>
        <div cla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