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亲戚朋友坑杀局。
上周刚判的案子,朋友让帮忙买10万USDT,结果账户成了洗钱通道,直接吃上洗钱罪。

现在这种案子遍地开花,法院每周都得审三四起。
别信什么”赚点手续费”的鬼话,帮人买币就是给犯罪分子当洗钱工具。
涉案金额门槛早降了。去年有个案例,大学生帮转3万就被立案。赃款流经账户就触发银行风控,管你知不知情。重点是有没有尽到核实义务。有个外卖员案子更冤,平台代收货款被拿去买币,结果连外卖账号都被永久封禁。

银行卡冻结只是开始。最近曝光的惩戒措施升级了:五年内不能开新卡,第三方支付限额五千,连还房贷都得跑柜台申请特批。更狠的是子女政审受影响,某地公务员考试就因为父亲有洗钱案底刷了人。
所谓”不知情”的辩解早过时了。现在法官主要看两点:有没有收到过反诈短信,平台注册时有没有勾选风险提示。有程序员在法庭上哭诉没看用户协议,照样被认定间接故意。最讽刺的是,很多涉案人手机里还存着银行发的警示短信。
最近三个月出现了新套路:骗子会伪造央行红头文件,声称”测试数字人民币”要求帮忙换币。某高校教师差点中招,幸亏银行柜员发现文件公章漏了防伪码。记住真官方绝不会让你操作虚拟货币。

碰到熟人请求直接甩五句话:1、我账户绑了国家反诈中心;2、上周楼下老王刚因为这个进去;3、现在买币流水超5万自动报警;4、要现金周转我这能借你两万;5、刑法191条自己查。别怕伤感情,真朋友不会让你蹲号子。
现在连退休教授都栽在这事上。关键不是不懂法,是侥幸心理作祟。有个案子当事人甚至查过洗钱罪条文,觉得”就转个账不至于”。结果警察调出他百度搜索记录”洗钱立案标准”,当庭认定主观恶性。
这些血淋淋的案例说明,虚拟货币在我国早就是法律雷区。2023年最高法典型案例明确:代买行为等同于洗钱帮助犯。你以为是帮朋友搬砖,实际是在给自己挖牢房。管住双手,保住清白,后半辈子才睡得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