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数字人社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提升社会保障卡社银联动服务水平,探索推进社会保障卡加载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
“社保卡几乎人手一张,而且具有实名且唯一的特性,加载数字人民币以后,再次全面扩展了数字人民币的用户群体和应用场景。”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探索社保卡加载数字人民币支付
推动形成共赢格局
目前全国各地正陆续开展第三代社保卡换发工作,第三代社保卡具有多重功能,是持卡人享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其他公共服务权益的重要载体。我们日常熟悉的,可能是社保卡的身份凭证、信息记录和自助查询功能。但实际上,在就医结算、缴费和待遇领域以及金融支付方面,小小社保卡也大有可为。
《金融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日常生活中,电子社保卡能运用在以下几大支付场景。人社业务缴费
用户可以实现在参保、考试、职业培训等人社业务缴费场景中使用电子社保卡支付,实现“不见面”服务模式。
就医购药
当前,电子社保卡的扫码就医购药服务,已经在多省市可以使用。
日常消费支付
利用社保卡银行账户或是在电子社保卡中添加其他银行卡,可以完成用户的日常消费支付。比如扫码乘车(吉林全省已开通)、公园购票、民生缴费(宁波等地)等场景。
此外,社保卡的金融支付功能还包括通过银行账户办理存取款、转账、代收代付消费等业务。“社保卡可以集成各类凭证多办事,减少重复采集、重复录入,实现了多卡合一(银行卡、诊疗卡…),且具有发行量大、应用场景多、使用频次高等特点。”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记者,在社保卡上加载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不仅能实现社保卡应用拓展的破局,又能够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的普及。在王蓬博看来,持续推动数字人民币的普及,提高使用频率一直是数字人民币试点的重要目标。
他对记者表示,如果能够将数字人民币钱包和持卡人社保账户进行绑定,数字人民币应用空间也将会有很好的提升。同时,此举对提高数字人民币普及范围和使用频率有着重要意义。
业内人士分析,数字人民币具有安全性高、交易便捷、支付即结算、交易成本低等优点。
如果第三代社保卡加载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例如第三代社保卡与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相结合,将进一步拓展基于个人社保数字身份的城市公共服务载体的应用场景范围。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中国银行设计了第三代社保卡加载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方案,其表现形式将不仅停留在物理卡片形式,还会推出适合各种新场景、各类人群使用的新形态,诸如手环、随身标签等等,力求将使用场景扩大至民生消费场景、养老场景、缴费领域场景、交通出行场景及待遇领取场景,服务更为广阔的社会群体。业内人士表示,此举旨在进一步探索提升基于个人社保数字身份的城市公共服务载体的应用推广表现形式,让“社保卡”真正用起来,给予人民真正的便捷实惠。
数字人民币场景扩容不断
更好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自2019年末启动试点以来,数字人民币在试点地区线下消费场景逐步丰富,初步覆盖衣食住行等零售消费场景,并在工资代发、财政补贴、贷款发放等B端和G端以及线上消费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本次探索推进社保卡加载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将进一步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对于社会保障卡加载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业内还期待更多应用场景。
例如,一位大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社会保障卡作为“国民账户一卡通”,在多部委、多地文件中被明确为社保、医保及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的归集发放载体,其核心功能就是汇聚各类民生保障资金。如在社会保障卡上加载数字人民币功能,可利用后者智能合约技术的可编程特性,将补贴资金定向发放。
“一方面能够拓展社保卡应用场景,提高社保卡的非社保应用使用率,服务更为广泛的群体,给予人民真正的便捷实惠;另一方面利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独特优势,实现高效精准的财政补贴资金发放,实现政府数字化和智能化治理。”该大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在董希淼看来,数字人民币顺应了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为数字人民币提供了丰富场景,数字人民币更将助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他表示,本次探索推进社保卡加载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也将发挥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等特性,提高社会保障领域数字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数字人民币不对终端用户收费,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将降低社保卡持卡人使用成本。”他补充。
“对数字货币和支付工具而言,场景丰富程度往往影响用户选择和使用体验。”董希淼谈到,围绕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前期试点地区的地方政府已经开展了很多工作,为数字人民币试点稳步推进创造了很好的应用环境。下一步,应进一步加强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设,通过完善的生态体系、丰富的应用场景,吸引更多公众和机构使用,提高使用频率和用户体验;同时,可探索更好发挥数字人民币在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助力实现政府数字化和智能化治理。
大家都在看
◆这家银行被罚超千万元!◆上半年,基金经理离任创新高◆多家高校宣布停用微信,腾讯道歉◆8分钟高级动卧售价420元引网友吐槽
严打!最高被罚283万元!外汇局通报10大案例
两位“75后”履新首家A股农商行董事长、行长→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记者:马梅若编辑:韩胜杰邮箱:fnweb@126.com关注金融时报公众号 看更多独家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