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蹄疾步稳」一种矿渣 多种利用——福泉川东化工打造黄磷渣深加工“中央厨房”天眼新闻2023-11-20 18:03天眼新闻2023-11-20 18:03


贵州福泉川东化工有限公司航拍。 企业供图
初冬时节,行走在位于福泉市道坪镇罗尾塘园区的贵州福泉川东化工有限公司(下称“福泉川东化工”)厂区,车来车往,机械轰鸣;一幢近20米高的生产设备楼映入眼帘,靠近设备,一股“热浪”向记者扑面而来。

日产140吨黄磷的黄磷炉机组。
“这是黄磷炉机组,黄磷精矿在里面烧成液态黄磷,炉内高温达1400多摄氏度,记者同志你可得离远点。”
说话的人叫唐明,是福泉川东化工的生产总监。据他介绍,福泉川东化工采用特殊的电热制磷法工艺,能让黄磷精矿每天在高温炉中“涅槃”出140吨液态黄磷,还能使其与碳和硅反应生成磷气体和硅酸盐,前者经过冷却凝结后可得到固态黄磷,后者可后续加工成磷酸盐等产品。

固态黄磷。
“一种原料,一套设备,产出三到四种产品,这是我们前段工序的‘一料多用’;而后段工序的‘一渣多用’更是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唐明介绍,贵州福泉川东化工有限公司作为重庆川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四个生产基地之一,与其余三个“兄弟基地”不同,福泉川东化工除了保障每年5万吨黄磷、9万吨工业磷酸等“规定产品”生产外,企业还聚焦黄磷渣这一“特殊食材”,建起了黄磷渣综合利用“中央厨房”,衍生出盐酸盐、甲酸、甲酸盐及微粉等“自选菜品”。

生产总监唐明介绍企业循环经济示意图。
每生产1吨黄磷会伴生8至10吨磷渣产出,黄磷渣作为危险废物肆意排放,会破坏生态环境,但磷渣中泥磷、炉渣、黄磷尾气等却是福泉川东化工生产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甲酸钾、建材微粉等产品的“黄金佐料”。
“举个例子,泥磷作为黄磷生产主要固体废弃物之一,因其含少量磷及大量水分,在与黄磷尾气及磷酸钠进行聚合反应后,生成我们年产5万吨的核心产品——三聚磷酸钠,可广泛应用于冶金、食品工业、化工工业、采矿等领域。”

企业核心产品陶瓷级三聚磷酸钠。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说由黄磷渣制成的三聚磷酸钠是我们‘主菜’,其分支‘陶瓷级三聚磷酸钠’就是我们的‘明星菜品’。”唐明介绍,陶瓷级三聚磷酸钠作为瓷砖行业胶结剂、分散剂的主要原料,在这个专属赛道中,川东化工该系列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比超过70%,享有全国市场定价权。
“再举个例子,我们将黄磷渣通过立磨工序,与石灰石、黄磷蒸汽等作用后可生成年产50万吨的磷渣微粉,微粉能代替部分水泥,用于降低混凝土成本,也可用在玻璃、橡胶、油漆和电器等工业产品制造。”唐明说,企业生产的14种产品中,有10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都能见到黄磷渣的身影。
除了废渣利用,福泉川东在节水省电方面的实践同样让记者眼前一亮。
走近厂区内的中间水池旁,记者看到生产废水在池中静置,随着水中泥沙、悬浮物等自然沉淀,水体颜色从深褐色渐变为浅褐色,再由管道进入全封闭高压水池,经过过滤、混凝、化学氧化等工艺,生产废水“蜕变”为生产用水返回前端生产流程,此举每年为企业节约水费100余万元。

生产总监唐明介绍生产车间中水池。
“此外,由于黄磷高温生产会产出大量余热,我们将余热收集起来,一方面通过设备降温,将余热制成140摄氏度左右的蒸汽,为下游产品生产提供热量,另一方面利用余热发电,每年为企业节约电费开支超4000万元。”

福泉川东化工中控室实时监测生产画面与能耗指标。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让生态要素成为生产要素、生态优势成为发展优势、生态财富变成经济财富。福泉川东化工聚焦黄磷渣这一单一食材,却在“中央厨房”里烹制出多种菜肴,让磷矿废渣有机转化为化工原料。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福泉川东化工综合利用黄磷渣33.2万吨,实现产值7.56亿元,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大关,税收贡献超4500万元。
“接下来,企业将依托雄厚的技术研发力量,坚持走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零排放的发展路线,持续完善黄磷生产及磷渣综合利用工艺,实现两者的耦合共生,致力打造出一条绿色、环保、节能的黄磷综合利用产业链。”贵州福泉川东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宜辉介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弘弢 张警
编辑 王瑶
二审 王远柏
三审 谢巍娥
举报/反馈
© 版权声明
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bitokx@163.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