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19号盘中创出“2914.13”爱就一世一生的低点后,昨天三大指数又义无反顾的杀跌,上证跌到了2902,再度创下年内新低。3000点保卫战没多久,又要开启2900保卫战了,真是跌到没脾气。
都说股市不怕急跌,就怕阴跌。涨涨跌跌是股市常态,急跌都是为了快速洗盘,很快也会重新涨回来;而阴跌慢慢磨,每次看似企稳实际可能还在半山腰,这样的熊市才最磨人。
不巧的,我们现在就在经历这样的市场。
一、熊市是怎么走出来的?
回看A股过去20多年以来的历次熊市。

数据来源:wind,截止日期2023年12月20日
可以发现,当前这波熊市已经快三年了,虽然跌幅没有之前那几波来的严重,但是让人感觉格外难熬。趋势在下跌,但是下跌的路上市场又时不时来一波反弹,给人希望,最后又把人送回谷底。
到底啥时候是个头?我们来看看历史上最极端的2001-2005的4年熊市。
当年先从2001年6月的高点一路下跌,稳定一段时间后在大家认为可能要开始反弹时,市场再度下探,如此反复,经历了整整两年的震荡,在2004下半年又开始一轮新的下跌,2005年年中结束熊市。

数据来源:wind
尤其是最后2004下半年开启的下跌,各种“估值体系紊乱”、“新政频出但股市仍低迷”的报道层出不穷,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产生新的底部,国家出台利好政策也是反应一段时间后接着回调,很多时候A股的成交额只有40多亿,而当时最高的时候成交额可以达到800多亿。投资者怨声载道,机构、散户都在跑路,对A股失望透顶。
历史每次都是惊人的相似,如果不说时间,还让人以为就是在说今年。
而当时熊市到底是怎么走出来的呢?基本就是政策+经济。
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权分置改革开启;我国经济也在当时开启了腾飞之旅,GDP同比增速高达10%以上。随后就迎来了2006、2007两年的大牛市。
当然并不是说出台了利好的政策股市会立刻上涨,熊市时人们只把利好也当利空,当时从998的低点慢慢磨底,在1100-1200反反复复震荡半年,才开启的大牛行情,所以牛市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从底部慢慢磨上来的。
所以当前的位置大家也不必着急抄底,市场磨底总是有上车机会的。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推荐几个情绪指标,帮助大家判断市场的位置。
二、股债利差
股债利差=市盈率的倒数-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用来衡量股票相对于债券的性价比,这个数值越大,则代表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可以直接在好买基金APP-股债性价比工具中查看,历史上多次熊市底部,股债利差都见了高位。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截止日期2023年12月20日
从近几轮的牛熊市来看,当股债利差达到6%以上时,就可以逐步加仓。相信大家对股债利差这个指标也是非常熟悉了,这里不再就如何使用做过多介绍。
主要提一个点供大家参考,虽然说股债利差可以辅助判断市场位置,但A股的一大特征就是震荡行情多,有时看着股债利差到了高点,但往往还会出现震荡行情,那这里大家可以去使用一些交易策略,如网格交易,相对减少在熊市时的亏损。
三、融资余额
股市里也存在杠杆,在行情好的时候,投资者恨不得借钱炒股,直接体现为融资余额的上升;而在熊市时,不跑路就不错了,很少有人再借钱炒股,融资余额也会相应走低。
长期来看,融资余额与A股指数的走势也相互对应:像2014、2019年之后的牛市,融资余额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

数据来源:wind,截止日期2023年12月20日
不过融资余额在今年与上证指数出现了小幅背离,这是因为上交所出台了“将融资保证金比例从100%降低至80%”的利好,在9月8日生效。有机构预测这一政策能够直接向市场释放近4000亿资金,数值是否准确暂且不表,融资余额也确实是从这个时间点开始上升的。
所以综合来看,历史的熊市底部都是慢慢磨上来的,A股容易出现震荡行情也是公认的事实,所以现在这个时点大家也不用着急加仓,三年都熬过来了,怎么能到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呢?
本文系好买研习社原创,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于“好买研习社”。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边学边赚,就在好买研习社,更多内容,可以关注@好买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