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的内涵:用户能获得的体现为用户实际效用的计算性能

广告 X

按:真正让用户有获得感的操作的速率,这样比纯粹的计算能力更贴地气一些

这篇文章从学者角度论证了算力这个大热名词的内涵和外延

推荐:算力 | 学者谈术语 (qq.com)

“算力”的内涵:用户能获得的体现为用户实际效用的计算性能

“算力”是国内最近几年才频繁使用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严格的学术定义,国外也没有准确的英文词汇与之对应。我们新构造了一个英文词computility,该词是comp(ute) 和utility(效用)的聚合,旨在表达“算力”一词除了直观的计算性能(performance)外的新内涵。

算力网的六个挑战

在智能时代,算力的技术挑战、商业挑战、生态挑战很多,需要新的算力部件、更高效的算力站,算力基础设施成型后还需要与算法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进行深度耦合。从消费侧出发,我们认为算力网包括了六个技术挑战:多云统一、站网分离、变租为用、单一计量、网程抽象、质量测度。

第一,多云统一就是将“七国八制”的企业云计算中心、超级计算中心统一成“planet scale”级的算力基础设施,有统一的应用API、云账号、云间算力拆借,应用跨云迁移是无感的。

第二,站网分离就是将算力资源站与算力网运营商进行分离,在技术手段上支撑无算力站的虚拟算力运营商的诞生。

第三,变租为用就是算力用户改变了使用算力的方式,具体来说,相对传统的个人计算,云计算是变买资源为租资源(变卖为租);相对云计算,算力网是变租资源为买效用(变租为用),有助于解决云计算存在的用户占大量资源而不用的问题。

第四,单一计量就是要有电力那样的单一计量方式,即用功率(瓦)和千瓦时(度)同时刻画消费侧与供给侧的行为,消费侧的设备都有功率标识,并且可以通过电表来度量;供给侧的发电装备产生的电能有很多参数,但对外提供服务时都简化为功率和千瓦时两个指标。

第五,网程抽象就是要给算力网用户提供表达任务的高级抽象,类似于万维网中的网页、算力站中的进程,网程就是算力网的网页加进程;进程通过线程、全局/局部数据、消息、文件、管道/套接字、信号量等少数概念支撑了繁多的单机任务、并行任务、分布式任务、网络任务的高效表达与指派(assignment)。

第六,质量测度就是要定义算力消费质量的指标及其测量方法,比如通量(Goodput),可同时体现吞吐率(Throughput)与尾延迟,收费依据不能仅仅是算力资源数量与占有时长。

© 版权声明
法律援</div>        </div>
    </div>
        <div cla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