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留学美国,25岁上榜福布斯,3100万鸽掉巴菲特午餐的孙宇晨啥来历?

广告 X

21岁留学美国,25岁上榜福布斯,3100万鸽掉巴菲特午餐的孙宇晨啥来历?

孙宇晨道歉了。

从天价拍得巴菲特午餐至今近两个月时间,高调回应王小川,与王思聪互怼,要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赴宴,最后取消午餐,直播高调宣称财新报道完全不实。孙宇晨的一系列惊人的操作,屡屡将其送上热搜。

21岁留学美国,25岁上榜福布斯,3100万鸽掉巴菲特午餐的孙宇晨啥来历?

没想到在距离午餐没几天的时候,7月23日,孙宇晨突然称自己得了肾结石,要住院,约定要推迟。

21岁留学美国,25岁上榜福布斯,3100万鸽掉巴菲特午餐的孙宇晨啥来历?

7月24日,财新网官方微博报道其已被边控,涉嫌非法集资等问题,已立案。

21岁留学美国,25岁上榜福布斯,3100万鸽掉巴菲特午餐的孙宇晨啥来历?

但孙宇晨立即回应:“报道不实”,还不断用直播、定位的方式证明自己在旧金山。

21岁留学美国,25岁上榜福布斯,3100万鸽掉巴菲特午餐的孙宇晨啥来历?

7月25日凌晨,孙宇晨道歉了,还是在微博上,道歉的篇幅很长,对象也很多,不仅向监管机构道歉,还对公众、对媒体、对王小川进行了道歉。原因是为自己的不成熟的营销与言行、局限与渺小、恶俗的炒作与营销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致歉信中“监管机构”出现9次。

21岁留学美国,25岁上榜福布斯,3100万鸽掉巴菲特午餐的孙宇晨啥来历?

自6月4日宣布以456万美元(超3100万元人民币)天价竞拍下巴菲特午餐,孙宇晨在微博上便十分活跃。7月8日时,他一度还辟谣巴菲特午餐取消,称会如期举行。甚至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表明不看好虚拟货币领域,孙宇晨称要邀请特朗普一起参加巴菲特午餐。记者注意到,在宣布拍下巴菲特午餐开始,“巴菲特午餐”已经沦为孙宇晨的“巨型广告牌”。

21岁留学美国,25岁上榜福布斯,3100万鸽掉巴菲特午餐的孙宇晨啥来历?

按照原计划,7月25日,在旧金山的杰克逊广场,孙宇晨将与巴菲特及七位受邀嘉宾在一家名为Quince的米其林三星餐厅共进午餐。

自从天价成功竞拍巴菲特午餐以来,春风得意的孙宇晨,几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登上热门的可能性,有网友直言:孙宇晨不如改名“孙宇蹭”。

穿插这些热门话题中更多的,是关于其波场项目的进展以及空投的“激励计划”,孙宇晨称要送2亿元给波场早期持有人,实际是赠送代币,并宣称其有高回报。这种操作手法也叫发“糖果”(赠送代币),在币圈并不陌生,业内人士介绍,这类似于发放优惠券吸引用户,提升用户参与度,待有投资者投入真金白银购买代币后,等待投资者的便是庄家的“镰刀”。

在其取消赴约之际,仍有几项问题有待解答:其“陪我”APP涉嫌色情交易;波场项目以赌博类应用为主,而且境内用户可以直接访问。

在上述问题没有得到明晰解答前,孙宇晨还能否吃上这顿3000万的大餐?尽管孙宇晨早已盛名在外,也赚得盆满钵满,但在王小川看来,市值和身家都是浮云。他怒怼:什么叫成功?什么叫骗子?

好问题。

那么,到底是谁把“骗子”一路推向“成功”呢?他的求学成长之路,和他日后的经历一样,迂回反转,堪称奇迹。

1

北大,是孙宇晨的第一个标签。

按照他的自述:生于青海,4年移居惠州,母亲严厉,望子成龙,少时甚苦,为训练演讲口才去听传销课,为走围棋捷径去武汉学艺三年。

都未果,返家,父母离异。

后,母亲改嫁国外,父亲酗酒,父子生隙,他遂迷恋游戏和逃课,成绩一落千丈。入读惠州一中,平常模拟考试分数只够三本。

但他又想到捷径:新概念作文大赛加分。

新概念作文大赛是《萌芽》杂志社举办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作文大赛。

1998年,《萌芽》杂志联合北大、复旦、华东师大、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启动面新世纪、培养新人才的“新概念作文大赛”。

《萌芽》杂志本来在业内没什么影响力,但时任主编赵长天脑洞大开,办了这么一个比赛,契合了一个趋势:自1997年年末肇始,舆论界对中学语文教育投以了极大的关注。

“差生”韩寒就是凭借新概念作文大赛脱颖而出,成为反叛应试教育和高考的标志。

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学生大都免试或加分被名校录取。比如,第三四届一等奖获得者郭敬明如愿去了大上海。

20年后再回望,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选手至今还活跃在文坛并有所成就的唯有郝景芳和张佳玮,其它人或改行,或成为编剧。

作为知乎第一大V,张佳玮最近也摊上事了,被质疑抄袭,知乎不得不动用强制手段来屏蔽反对声音。

看来,新概念作文大赛有毒呀,借此成名者大都摆脱不了抄袭的“帽子”。

郭敬明就不提了。韩寒的《三重门》是否有人代笔还是“罗生门”。而孙宇晨也有一段抄袭往事。

不能否认,孙宇晨贼聪明,那条道最容易成功他就走那条,走几步发现此路不通后,立马换道,绝不拖泥带水。

当他发现新概念作文大赛有门道时,就专心琢磨,发现获奖作文其实是有套路的:装犀利,做深沉,扮少年老成。

摸透规律后,孙宇晨就拼命投稿,三次被拒,但第四次终于进入复赛。按照他的秉性,如果第四次还没戏,也许就另想办法了。

但人生没有如果。

凭借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他争取到了北大自主招生面试资格,并拿到了20分加分。

接下来一年,他潜心学习,分数从459飙升到650,最终成功考入北大。

得承认,尽管有加分,但他智商相当高。

2

2007年秋,孙宇晨入读北大中文系。

但大一结束时,他降级转入历史系。朋友称,“这是因为在中文系不好出头,再怎么努力,排名也就中上等。”

也就是说,北大历史系比中文系好混。

在2017年的双一流学科评选中,北大历史系独中三元,北大中文系仅有两门中标。

可见,北大历史系比北大中文系学术实力强大。

饶是如此,孙宇晨还是觉得,在历史系更容易获得高分,还蛮奇怪。

只能说,现在的学生都功利化了,高考状元全部涌入光华管理学院等容易挣钱的院系,文史哲招揽不来好生源。

矮子中挑高个儿。也许,北大中文系生源比北大历史系要好一丢丢吧。在北大中文系成绩中上等的孙宇晨,换到北大历史系后,绩点跃居第一,保持到本科毕业。

当然,他也有自己的“套路”。

一次午餐中,他花了大约半小时,向《GQ智族》记者“传授”如何排名第一。心得之一是:“历史系的课考试占的分数少,论文是大头。跟老师多交流,关系熟了,正式交论文之前先让他看一下,提点儿建议,我再改改。分数能差吗?”

每选一门课,他一定要拿到老师的手机号和邮箱,“出了事至少能找到责任人”,他嘴角翘起,伸出四根手指:“我的印象中,至少有4门课原本在85分以下,问老师以后,改到了85分以上。”

3

话说,孙宇晨在北大历史系完成了“蜕变”。

2009年秋,他前往香港中文大学交换,一个学期后返回北大,同学发现他不仅衣品提升了,思想也变得激进,活跃于校园社团及人人网。

2010年夏,他宣布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竞选北大学生会主席,疯狂造势。但竞选日却没现身,自称被校方“临时控制”了。

周遭人称,他早知道毫无胜算,但故意炒作,临阵食言,又把自己包装成为“受害者”,博取同情。

这招屡试不爽。竞选失利后,他于2010年又去《南方周末》实习,仿照胡适创办《每周评论》,评论校内时政,每篇文章结尾多出一行落款:“孙宇晨于《南方周末》新闻部”,结果火爆北大。

什么吸引眼球他写什么,专门挑逗公众情绪,如果搁在今天,妥妥都是十万加。

不得不说,他选择去《南方周末》实习,真可谓棋行妙着。

2009年,奥巴马访华,指定想接受《财经》和《南方周末》的专访。这从侧面证实这两家媒体的影响力。

《财经》当时的总编是胡舒立,她找个借口婉拒了。《南方周末》总编向熹等三人坐上了美国大使馆的专车,来到奥巴马下榻处,专访了12分钟。

那是《南方周末》历史上的高光时刻。一年后,孙宇晨跑来实习,算赶上了余温。

其实不仅仅是《南方周末》,整个南方系的从业者,申请海外奖学金项目时,成功率都相当高。

2010年底,因担心被北大开除,孙宇晨申请提前一年毕业,拿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东亚研究专业的offer。

4

就在去美国前,孙宇晨人生中的第一次巅峰到来。

2011年7月,他和当时在清华大学就读的蒋方舟一同登上《亚洲周刊》封面。二人的照片上方是两行大字:“中国90后精英互联网下的蛋”。

蒋方舟也蛮有意思,出身于三线城市襄樊,从小被文青母亲着力培养,7岁开始写作,9岁出散文集,当做天才作家,一路过关斩将。2004年获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2008年被清华大学降60分破格录取。

前阵子,清华大学宣布取消文科特招。

请注意,《亚洲周刊》不是《时代周刊》。

都知道,《时代周刊》超级牛逼,能上封面,那简直是牛人中的战斗机。

《时代周刊》有一个亚洲版。这些年常说某某某上了《时代周刊》封面,其实是亚洲版封面,当然也厉害,但是差了几个档次。

《亚洲周刊》就是与《时代周刊》亚洲版对标的杂志,由《远东经济评论》旗下编辑在香港所创,开始纯英文版。

1991年,明报集团取得《亚洲周刊》中文版控制权。10年后,《亚洲周刊》英文版关闭。

故而,孙宇晨登上的正是《亚洲周刊》中文版。

现今看来,这篇文章其实“不合格”,通篇都是孙宇晨的个人自叙,没有采访关联人群,更没有交叉验证。

据《GQ智族》,作者的解释是,起初的操作思路是写人人网上的大学生群体,而非孙宇晨个人。但由于时间紧张,调整为写一两个比较有名的代表性人物,带出整个群体的故事。“我不希望我的叙述被他本人的论述绑架,但又很难细致辨析处理,所以就让它原汁原味呈现。”

就是这么一个偶发事件却成就了孙宇晨,他不再是集体中无名无姓的路人,而成为90后的代表,这个标签将是他接下来所有故事的地基。

无独有偶。

2018年1月自杀的茅侃侃,曾与李想、戴志康和高燃作为80后创业代表,登上《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

后来据那篇文章执笔者回忆,其实采访前约了好多个人,那夜只有茅侃侃按时赴约,最后只好写了他的故事。

茅侃侃被突兀地捧上“神坛”,自后再没走下来。

这就是命运。

命运的馈赠都有暗中交换。孙宇晨还体会不到,《亚洲周刊》发行后,他将自己人人网的用户名改为“孙宇晨|亚洲周刊封面人物”。

5

尝到剑走偏锋甜头的孙宇晨在去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后,继续剑走偏锋。到美国大约一个月后,他参照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办起网络杂志《新新青年》。

在国内,他模仿胡适。在国外,他模仿陈独秀。

谁说历史如烟。近百年前,先贤玩的那一套依旧不过时。

但这次孙宇晨玩砸了。半个月后,一名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在人人网发表长篇日志,指责孙宇晨抄袭。她要求孙宇晨公开道歉。

孙宇晨沉默几天后,发了一个长帖,大意是:如有雷同,实属巧合,绝不道歉。

颇有郭敬明的风采。

前几年,郭敬明邀请他参加一个文学类大赛时,他还觉得被侮辱了,嘲笑郭的作品是“一坨大粪”。

殊不知,他们本质上是一类人。

几年后,在采访中,孙宇晨就很推崇郭敬明,推崇他的成功之道。

孙宇晨就读的东亚专业,俗称“汉学”,很容易成名成家。但陷入抄袭门之后,信誉算是破产了,继续做学问很被动。

2012年开始,他开始选修沃顿商学院的课程,加入投资协会,参加投行和基金公司的实习面试。

宾夕法尼亚大学作为八所常春藤之一,无论在教学生源师资还是在全美乃至世界的排名都是靠前的,沃顿商学院是美国第一所大学商学院,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商学院之一。知名校友包括股神沃顿巴菲特;现在美国总统Donald Trump;摩根大通Geoffrey Boisi,富达(Fidelity)投资公司副董事长Peter Lync,中国校友有华人经济学家郎咸平,建筑师,诗人林徽因等等。(内容来自途鹰留学APP)

孙宇晨来此留学的目的很明确:他要挣大钱。

这位孙宇晨在大众眼中可能存在感不足,但是在投资界的垃圾堆,币圈,他可是无人不知无人晓。

人称“韭菜收割拉力赛大满贯选手”“币圈贾跃亭”,白皮书复读机”“空气币净化器”“东方碰瓷王”“梭哈主义包装厂厂长”等,总之各种称号加起来得有个小1000字。

骂他的人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圈,非常恐怖。

而夸他的人更加恐怖,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仪整整一圈。

更恐怖的是,即使绝大多数人都在骂他,但他依然自如的割韭菜,玩儿空气币,还能恶心巴菲特。

币宗强者,竟恐怖如斯。

这一次,他还能继续他的神话吗?

© 版权声明
法律援</div>        </div>
    </div>
        <div cla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