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由于我国农田连续三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的粮食产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短缺危机。
而就在这时日本表示可以向我国捐助8万吨猪肉,来稳定我国的粮食安全,只不过需要用我国可可托海三号矿脉的8万吨矿渣作为交换。
但就是这笔看起来只赚不赔的买卖,却被我国严词拒绝了,那么可可托海三号矿脉,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❶
可可托海矿脉
可可托海三号矿脉位于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镇,是一个典型的伟晶岩脉矿脉。
作为人们口中的“地质矿产博物馆”,三号矿脉自1930年被发现至今,共产出包括铍、锂、铜、镍、云母、长石在内的共计86种矿物,要知道目前有用的矿石也不过140多种。
而在所有的矿石资源中,稀有金属的占比又达到90%以上,铯、锂、钽资源量分别居全国第五、六、九位。

正因为三号矿的矿种如此繁多、储量如此丰富,所以它便成了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麦加”圣地。
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可可拓海的三号矿脉曾在建国初期,成功地将我国从水火之中拯救出来。

❷
日本用猪肉换矿渣
时间倒回至1958年,前苏联在中苏关系交恶之后,单方面撕毁对华经济援助协议,并且逼迫中国按照协定,在1965年之前将52亿余元外债全部还清。
但在那个时候,新中国不过才成立11年,国内仍然是百废俱兴的状态,根本没有钱来还债,无奈之下我们只能选择用农产品来偿还债务。
然而祸不单行,从1959年开始,我国又在全国范围内遭受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全国的粮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滑。

而就在这时,日本却声称,只要我们愿意交换可可拓海三号矿脉的矿渣,那么日方将按照一吨矿渣换一吨猪肉的原则,支援我国8万吨猪肉,从而帮助我国度过这场债务危机。
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这8万吨猪肉无疑是一笔巨款,而矿渣不过是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本身并不具有什么价值。
那么日本为何要用昂贵的猪肉,去换取这些无用的矿渣呢?

❸
为什么日本要这么做呢
原来,在开采可可托海三号矿脉时,受制于当时落后的开采技术,我们只能将矿石中60%左右的矿物提取出来,而剩下40%左右的矿物则被留在了矿渣中。
这也就是说,这些矿渣仍然具有极高的再冶炼价值,所以日本此次用猪肉换矿渣的做法,不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我们最后自然是拒绝了日本的好意,经过深思熟虑后,我们决定用可可托海三号矿脉里的矿石,代替农产品来还债。
而除了帮助新中国还债,可可托海三号矿脉还为核弹的成功爆炸、航空航天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资金后盾。

比如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引爆的第一颗原子弹,以及1967年6月我国成功引爆的第一颗氢弹,都与可可托海三号矿脉开采的,锂、铍、钽等稀有金属有着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