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聚焦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广告 X

国内聚焦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01

前言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总结了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而其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本文聚焦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状况。

02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状况

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数据的爆发式增长,计算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和深度学习的发展和成熟,人工智能(“AI”)迎来了第三次发展浪潮,人工智能技术走向了全面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在中国,发展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连续多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得益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政策和资本的大力驱动、创新力量的持续沉淀,人工智能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并孕育了数千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

国内聚焦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据测算,2022 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为 3,716 亿人民币,预计2027 年将会达到 15,372 亿人民币,并有望在下游制造、交通、金融、医疗等多领域不断渗透,实现大规模落地应用。中国 AI 开发平台的市场规模也在持续上升,算力、数据、模型调用和部署维护等细分市场快速增长。2021 年中国 AI 开发平台营收为 234.8 亿元,在政策红利、行业渗透率以及芯片性能稳步提升的背景下,预计 2025 年中国 AI 开发平台市场规模将达 365亿元。在企业数量上,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300家,企业的创新成果也不断涌现。一批行业龙头和独角兽企业的快速发展,正不断带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加速成长,但总体来看,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大多数企业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以框架搭建和应用解决方案为主。

03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一)发展优

1.市场需求大

我国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需求仍有望实现较大提升,尤其在制造业和交通行业等领域,AI的渗透率有较大增长空间。在制造业中,人工智能可以用于自动化流程和机器人控制,从而减少人力成本和错误率。在交通行业,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交通管理系统和智能交通工具,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如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

国内聚焦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2.庞大的数据资源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规模和互联网用户数量,这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大量的用户数据可以用于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提高人工智能系统的准确性和智能化水平。此外,中国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研究和开发各种人工智能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国内聚焦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3.政府的大力支持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自2015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监督人工智能行业的政策,内容涉及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及引进、伦理规范和法律规范等内容。特别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这两个政策的发布促进了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落地。

(二)主要挑战

1.技术瓶颈

虽然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但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尤其是在核心技术领域,如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中国仍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在人工智能模型落地上,则存在着项目整体周期较长普遍缺乏部署敏捷性,解决方案交付成本高,生产环境的上线具有不确定性,后续运维成本较高等问题。

2.数据隐私与安全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数据支持,但数据的收集、存储和使用也带来了隐私和安全问题。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数据进行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人才短缺

人工智能领域需要高水平的人才支持,包括算法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机器学习专家等。然而,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级人才相对不足,尤其是在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方面。此外,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与教育培养之间存在差距,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国内聚焦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04

对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产业需要各类专业的人才,包括算法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机器学习工程师等。因此,我国要加大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教育投入,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力度。如建立人工智能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人才。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高人工智能人才的实践能力。

(二)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研发

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人工智能重大基础研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并引导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开展联合研发,更好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我国智能芯片产业发展。引导和支持国内企业研发操作系统,鼓励企业围绕国产操作系统开发相关应用软件,形成基于国产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生态,推动国产软件被社会广泛接受。

(三)加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与应用

加强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鼓励企业加大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力度,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金融、医疗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不断拓展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进一步加强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深度合作,畅通从科研成果到生产力的转化路径,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技术转化效率,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加强人工智能产发展监管

健全完善人工智能监管机制,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的监管,加快出台完善有关数据安全、隐私保护、道德伦理等的法律,弥补相关空白,确保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在法律监管和保护下进行;健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标准体系。要积极构建人工智能技术标准体系,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性能指标、应用规则等,推动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05

结语

总体来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前景良好,政府的支持力度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使得该产业迅速壮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生态系统的完善,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 国内聚焦 | 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之路

● 国内聚焦 | 纺织业的绿色低碳之路

● 国内聚焦 |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 国内聚焦 | 交通运输业的绿色低碳之路

● 国内聚焦 | 建筑行业的绿色低碳之路

● 国内聚焦 | 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之路

●国内聚焦 | “双碳”战略下的绿色发展

● 国内聚焦 | 中国居民消费不足与新发展格局下的消费释放

● 国内聚焦 |韧性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

● 国内聚焦 |飞地经济——新发展格局下的发展现状、困境及创新

● 国内聚焦 |文心一言上线,人工智能为制造业带来新动能

● 国内聚焦 |平台经济——平台与发展常态化并重

● 国内聚焦 |中国高质量发展蓝图为世界创造机遇和活力

● 国内聚焦 |两会聚焦·绿色转型——双碳目标下的必然选择

● 国内聚焦 |制造业生产指数扩张,产业链稳定运转

● 国内聚焦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及指南

国内聚焦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版权声明
法律援</div>        </div>
    </div>
        <div cla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