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香蜜湖国际金融科技研究院
本文为中国建设银行数字人民币推进办公室副主任汪下烟在7月13日数字金融合作论坛和深圳香蜜湖国际金融科技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人民币稳定币的发展前景”闭门研讨会上所作的圆桌发言,研究院根据发言实录整理。

中国建设银行数字人民币推进办公室副主任
谢谢健华教授,今天我想从新的视角做些思考,并以此谈谈稳定币和人民币稳定币。
第一个思考,为什么会产生稳定币?20世纪50年代时曾经有一种以反权威、去中心、大民主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在知识界中很有市场。自主和技术至上是其思想核心。一些认同这个思潮的密码学家认为货币发行被垄断是不对的,希望通过技术实现平权。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与之相关的观点或方法,在加密技术和分布式账本的支持下,加密货币成为了现实,现在看来可能成为一种趋势。任何事情成为趋势就无法逆转,所以稳定币这种模式可能会持续。
第二个思考,稳定币可能会对金融体系造成重大的影响。包括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对国际收支和外汇管制、对金融监管的影响以及对支付体系的影响。我想特别提一下对国际收支和外汇管制以及对支付体系的影响。
国际收支方面,USDT(泰达币)注册在马恩岛和香港,后来转移到萨尔瓦多。由于无人监管,一半以上的交易来自拉美、菲律宾、印尼等强外汇管制国家的客户。因为这些客户有躲避外汇管制的现实需求,泰达币成为一个国际支付的通道。这种交易不受管制,可以理解是在公海做交易。区块链的特点就是在全球各地都有服务器,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境内、境外。由于存在大量对向交易,只有在兑回本币时才体现为跨境,所以在国际收支统计有可能会大幅低于实际交易规模。
银行的支付体系方面,银行体系已经比较完善,而且相对固化。国内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清算体系,国际上是账户行、Chips、SWIFT的模式,这个模式虽然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不一定是最优的。微信和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对国内银行体系其实已经造成很大冲击,现在银行在国内支付结算的比例只有不到3%,其余都是微信和支付宝,支付体系已经被科技公司很深地介入。稳定币可能在国内冲击银行为主的跨境支付,在国际上冲击银行间跨境支付模式和体系,实际上可能重复这个过程。不排除国际支付体系重塑的可能。
第三个思考,稳定币对美元的影响。前不久我参加了与美国一家银行负责稳定币的高管的对话,他的团队参与了稳定币立法。他认为保护美元的国际地位是立法最首要的目标。当然还有保护消费者、为稳定币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法治环境等目的。长期来看,稳定币对美债的意义其实没有那么大,因为为了保证流动性,稳定币必须买短期国债,但是美国最为需要的是长期借债。
第四个思考,对使用者的影响,也就是场景问题。目前USDT(泰达币)的使用场景主要是没有美元账户的特殊人群,目的是绕开外汇管制、躲避监管等。但立法后稳定币有可能成为合法的支付通道。有观点说稳定币都是在公链上,私链上没有稳定币,但美国的银行高管表示,其银行已经在私链里运行Token,实现全球一百多个分支网络互通,只是当前没让客户直接接触。所以稳定币很可能将来在贸易和国际支付里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长期来看,稳定币可以提高国际支付的效率并降低费用。因为稳定币这个支付模式是固有的、内在的点对点的直通模式。现在的国际支付往往涉及国内银行、代理行、账户行、Chips以及对方的账户行、代理行、受益人开户行,环节多、过程复杂。理论上和逻辑上,稳定币这个模式一定可以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但短期来看,稳定币目前还不一定能提高国际支付的效率和降低费用。一方面SWIFT已经运行得很好,可以降低收费,一天就到账;另一方面稳定币的运行链尚未普及,大部分都还是传统通路,即使这边支持稳定币,但如果对方不支持稳定币,就需要下链再上链,非常影响效率。
第五个思考,关于人民币稳定币。泰达币其实已经有CNHT,但是交易量特别小,一共流通2100万枚,只有29万美元的市值。稳定币可以辅助人民币的国际化,但没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货币国际化是大家愿意接受,价格稳定,同时还有一些其他条件,比如金融市场是否足够深、投资渠道是否丰富、货币是否可以自由兑换等。
第六个思考,代币化(Tokenization)会不会成为主流?Token是记录事物的一种方式,既可以记货币,也可以是日记,也可以是资产,什么都可以。Token关联相应的事物后,可以使用密钥自主转移控制权。这是一种记录特别清晰的直通的权利转移模式。通过加密算法、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共识机制,Token变成一个公开、透明、不能篡改和公共监督的模式,有可能成为将来的主流,特别是支付和资产转移等领域的重要手段。
第七个思考,如何应对稳定币?一是应该认识到稳定币是一个带有趋势化的新生事物;二是应该积极探索和稳妥尝试。要客观看待人民币稳定币的风险,探索人民币稳定币的应用和发展。其实稳定币的风险并不高于银行的风险,广义来看,银行存款就是银行以8%的自有资本发行的一种以贷款和投资作为底层资产的稳定币。监管部门能把银行管好,就能管得了稳定币。
第八个思考,稳定币的未来展望。第一个阶段,美国立法后稳定币市场可能会有一个大发展,在这个爆发时期不仅科技公司要发行稳定币,很多银行也会发行稳定币;第二个阶段,多种稳定币共存,可能会有兼并收购。但因为银行业的广泛参与,可能不会出现类似支付宝或微信一家独大的情况;第三个阶段,多种稳定币之间出现互通机制,现在美国的银行也在探讨稳定币的通用标准,不同链上发行的稳定币通过通用标准可以实现互相转换,类似不同银行存款通过人行大小额清算系统实现转换。最后要指出的是,不排除稳定币未来出现大的风险事件,因此我们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我就谈这些内容,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