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法分子利用稳定币等新型概念进行非法集资

广告 X

  (来源:工人日报)

   近期,以稳定币为代表的各类数字货币及相关概念受到市场关注。然而,一些不法机构与个人利用稳定币等新型概念进行非法集资,严重危害社会公众财产安全。

   稳定币是什么币?通俗意义上讲,稳定币是一种锚定真实资产的数字货币,其价值通常与某种法定流通货币、商品或其他资产挂钩。但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党委书记兼会长、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告诉《工人日报》记者,稳定币是私人机构发布在区块链上的一种加密资产,其存在三大风险:一是储备资产风险,部分稳定币宣称锚定法定流通货币或资产,但实际储备可能存在资产质量不透明、流动性不足甚至挪用问题,一旦市场恐慌引发挤兑,难以足额兑付。二是监管政策风险,不同地区对稳定币的定性和规则差异较大,可能面临突然的合规限制、发行许可收紧甚至禁止,影响其流通和价值稳定性。三是技术与操作风险,依赖区块链技术可能遭遇智能合约漏洞、黑客攻击导致资产损失;同时,交易平台的运营风险、跨链操作中的资产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复旦大学数据安全与治理实验室主任韩伟力也表示,稳定币在一些特定场景中具有应用潜力,但也存在储备不足、算法失灵、清算困难和监管不确定性等风险。稳定币在技术和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急需运用大数据和AI创新监管技术以有效管控由稳定币引发的各类非法活动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除了稳定币本身存在的风险之外,一些不法机构还炒作稳定币等热点概念,利用社会公众对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不足的特点,以“金融创新”“数字资产”等为噱头,通过发行或投资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诱导社会公众参与交易炒作,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滋生非法集资、赌博、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社会公众财产安全。

   近期,河南、浙江、深圳、苏州等多地均发布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以“稳定币”等为名义开展非法集资的风险。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相关风险提示也指出,此类活动具有显著的非法集资风险特征:一是资质缺失。这些机构或个人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批准或备案,不具备面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销售理财产品或发行证券的合法资质。

   二是概念包装。利用“稳定币”“去中心化金融(DeFi)”“Web3.0”等新兴、复杂概念进行包装和炒作,故意制造信息不对称,迷惑投资者。

   三是虚假承诺。普遍存在夸大宣传、虚假承诺,如“稳赚不赔”“高额固定收益”“保本付息”等,利用公众追求高收益的心理。

   此外,上述集资活动的运作模式往往依赖于吸收新投资者的资金来维持运转或支付前期投资者的收益,一旦资金链断裂或项目方跑路,投资者将面临本金无法收回的巨大风险。此类活动极易演变为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损害社会诚信基础。

   “事实上,稳定币并不是投资或投机的工具,而是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支付工具之一,本身并没有升值空间。”许泽玮建议,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投资时最好是在充分了解此类新型金融概念后再进行后续动作,警惕任何承诺高额回报、保本付息的投资项目,牢记“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在进行投资理财前,务必通过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官方渠道核实相关机构及产品的合法资质,选择持牌正规金融机构;充分认识“稳定币”等数字货币及相关创新概念的高度复杂性和波动性,树立正确货币观念和理性投资理念;自觉抵制、远离任何形式的虚拟货币炒作、非法代币发行及未经批准的“数字资产”投资项目,切实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提醒,如消费者发现相关非法集资线索,应立即向金融监管部门、公安部门或该协会举报。不过,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请广大消费者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 版权声明
法律援</div>        </div>
    </div>
        <div cla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