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条例》生效 香港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正式实施

广告 X

□记者 杜肖锦

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开始生效,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正式实施。市场最关心的莫过于稳定币发行人牌照事宜。

7月2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介绍,首阶段发放的稳定币发行人牌照数量尚不确定,预计首个牌照将于明年初发出。7月23日,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已有数十家机构明确表示有意申请稳定币牌照。

《稳定币条例》生效 香港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正式实施

审慎发放牌照

7月29日,香港金管局发布一系列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文件,包括《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适用)》《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原有稳定币发行人过渡条文摘要说明》等。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梳理发现,稳定币发行人申请牌照须满足下列条件:

第一,申请人需为香港成立为法团的公司,或为香港以外成立为法团的认可机构。第二,申请牌照须有足够财政资源及流动资产,即已缴股本不少于2500万港元,并应维持足够且由股权资金支持的流动净资产。第三,发行人须确保稳定币对应的储备资产足额,并设置适当超额储备。第四,预期申请人的高级管理层及主要人员均须位于香港。香港金管局可能会与申请人的董事或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及稳定币经理个别会面。

申请程序方面,若申请人总公司从事数字资产或其他金融业务,且在注册地受监管,申请前应向所在地有关监管机构咨询。

从申请方来看,渣打银行(香港)、蚂蚁国际、蚂蚁数科、京东、圆币科技等透露出积极申请意向。6月12日,蚂蚁集团副总裁、蚂蚁数科区块链业务总裁边卓群透露,蚂蚁数科已启动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相关工作,并与香港监管机构进行过多轮沟通。

民生证券认为,《稳定币条例》生效后,凭借深厚的区块链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蚂蚁集团、京东等巨头有望首批获得批准,进而搭建稳定币及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相关产业链。

根据规定,今年8月,有意申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的机构可与香港金管局接触,就申请事宜进行沟通。9月30日或之前,有意申请牌照的机构向香港金管局提交所需材料。

余伟文此前表示,稳定币发行人须有实实在在的应用场景,须具备充分配套、关键能力和经验。预计初步阶段只会批出数个牌照。

中信证券表示,整体推进节奏略慢于预期,反映出香港金管局审慎稳健的监管态度。

从严监管

香港金管局明确,基于稳定币在跨境交易中的匿名性特点,稳定币发行人持牌机构须建立严格的客户身份验证(KYC)、交易监察机制等,以降低金融犯罪风险。监管部门可在怀疑存在违法行为时介入调查,包括冻结稳定币、开展搜查等。

香港金管局要求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采取有效措施识别和核实稳定币持有人身份,客户须接受完整的尽职审查(CDD)程序并定期审查;非客户持有人通常无须直接核实身份,但当监控发现与非法活动、制裁名单或可疑来源相关的钱包地址时,且无法证明其风险缓解措施足以防范风险,持牌人须进一步调查并核实。

香港金管局要求,稳定币发行人持牌机构需设立完备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信用、流动性及市场风险管理,加强科技风险管理,管控信誉风险等。

信息披露方面,发行人须每日编制流通稳定币面值及储备资产市值与构成报表,每周提交报告;接受外部审计师认证,包括储备资产市值与构成、流通稳定币面值、储备资产是否充分支持流通稳定币面值等内容出具认证报告,并在期末后1个月内披露。

国泰君安国际发布研报认为,整体看,在稳定币监管上,香港金管局以从严把控且全方位覆盖为核心原则。这种严格并非局限于某一特定环节,而是贯穿稳定币运营全流程,深入稳定币生态各关键领域。

从发行来看,持牌人可依据市场需求发行锚定不同法定货币的“指明稳定币”,但新增币种须获审批。赎回请求须在合理时间内处理,不得设置不合理门槛或收费。为支持香港稳定币市场全球化发展,支持发行人通过海外渠道分销,但必须建立完善的合规和风控体系。

7月30日,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透露,截至7月初,香港证监会已正式向11个来自本地和海外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发牌。

稳定币交易合规场所已“现身”,多家券商已“入场”。据不完全统计,7月,招银国际证券宣布获香港证监会批准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相关牌照。6月,国泰君安国际宣布获得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全牌照;东方财富旗下哈富证券获准开展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版权声明
法律援</div>        </div>
    </div>
        <div cla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