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牛市

广告 X

这几天市场小反弹,各方面群体都热情高涨。身边的人有叫着,牛市来了,卖房进股市,此时不进,终身后悔;一些自媒体和新闻更在那里吹嘘着股市直捣5000点,10000点不是梦;也有在劵商高管在电话会议高喊,牛市来了,并且牛头已经显现。那么,牛市真的来了么?

如果按照传统的那些解释理论,首先我会给你带来宏观层面的分析,摆弄一下经济数据,比如所谓的GDP、CPI、PMI等数据,感觉拿了一系列数据会让自己更有说服力;或者用技术指标分析,什么MACD、KDJ、RSI等基本的技术指标,给你来讲道理;或者用某些消息层面,比如某些野路子消息,说什么股市现在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给你权威性解释说服你。

这些我都不用,并且那些所谓的分析套路对股市没有任何鸟用,只是来忽悠那些什么都不懂的人,就像我之前的文章说明,当你了解是每一个交易的人组成这个市场的时候,并且他们具有思维性,他们会贪婪、恐惧,而这些思维所引起的交易,都会在股市上留下痕迹的时候,你才会懂得交易的实质。

讲了影响这个市场的主体因素后,可能有人会说,我了解了这个思维性对我的投资有什么用?我如何判断是不是牛市?以及如何在这个市场获利?

首先我要回答你的是,当你知道这个是市场变动的根源时候,首先,当你看好一只票,你不会担心踏空;然后,不会把一个小反弹当成牛市,然后被套牢在高位;最后,即使牛市真的来了,开始没有上路,但后面依然有肉吃。

可能有的人看完上面云里雾里,那个思维性有那么牛,那么如何在可能是牛市的情况下获利呢?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投资风格。但我来教你一个绝对可以看得懂和获利的方法。

下面就要介绍我的理论:中枢理论。

在解释之前,先看下面一幅图:

浅谈牛市

假如你现在去爬山,山高为3000米,你只是带着一种娱乐的方式去,没有任何商业目的。现在有两种途径到达山顶。

A方式:一路前行,所向披靡,中途不会有任何休息,你可以只用7个小时就到达山顶,虽然你用时最短,但你可能错过风景,以及在登山的途中不利风险因素加大。

B方式:你首先用7个小时只爬了1600米,然后在b区域休息一个小时,在调整完状态之后,积蓄能量,后面用时2个小时爬到山顶。这样即欣赏风景,也能减少风险。

如果现在告诉你去爬山,有这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你会选择哪一种?作为一个具有理性思维的人,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会选择B种方式去爬山。即轻松,又愉悦,符合常人的逻辑。

然后我们可以把这个图进行类比一下

浅谈牛市

这个图进行类比一下就成这样的,如果现在上证指数要到达6000点,有A种和B种方式

A方式:一气呵成,连涨60天,从2000点到6000点。中间小的调整不算,基本整体趋势向上,不停息,跟第一种登山方式一样。

B方式:从2000点涨到3000点时,在3000点附近震荡了一个月,稍作调整,后面用了60天的时间到达最高点6000点。这样投资者也会有时间思考,中途也会给后面的涨势积蓄更大的力量。跟第二种登山方式一样。

跟登山一样,第二种到达股市最高点时符合常人思考的逻辑的。事实也是如此。

首先无论是登山,还是玩股票,都是具有思维个体的人在从事这项事情。

在登山的过程中,你会有恐惧和贪婪,越爬到上面,看到下面的高度会有恐惧,一不小心掉下去怎么办,而上面未知的风景会吸引你,让你继续往上爬。

而股市也是如此,未知的新高带来的更多利润会让你贪婪,然而面对已经上涨了那么多的点数,如果往下跌,可能就是瀑布式的,可能连本金都没有,考虑到这里,你会恐惧。

所以在到达一个高点时,我们基本都会选择图中b这个区域进行调整,休息一下,积蓄一下能量,股市也是如此,也就是所谓的震荡。

下面看下这些客观的数据:

第一波牛市是上证指数在2005年6月6日的最低点998.23点涨到6124点的最高点时候,这一波牛市用了2年4个月10天;第二波牛市是从2014年7月22日的最低点2075点涨到5178.19点,这一波牛市用了10个月24天。

用这些数据只是为了表明,牛市不是一天涨起来的,时间跨度相当久。而里面四分之一的时间就是在中枢间震荡,这也为后面的继续上涨打下基础。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复盘,看一看就知道。

所以,这也就产生牛市的一种获利方式,在中枢进行调整震荡的区域,就是你投资的最佳机会,就是上述图中b区域。

这样你就不会担心,牛市是什么时候来?牛市该如何获利?会不会踏空?

其实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事,当你了解你自己才是这个变动的根本来源的时候,你的世界会豁然开朗,并且会平静而有力,祝你好运!

© 版权声明
法律援</div>        </div>
    </div>
        <div class=

相关文章